广西政协报新闻中心(广西政协报创办的权威新闻综合网站)
投稿热线:0771-8802228
投稿邮箱
在线关注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关注 > 正文
让民族团结的种子生根发芽——藤县政协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委员行动”走深走实
2025-08-30 | 来源:广西政协报

让民族团结的种子生根发芽

——藤县政协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委员行动”走深走实

□ 练泽明

 

  夏日的德国莱茵河畔,鼓声震天,由藤县政协委员、县龙舟队队长郑向阳率领的中国藤县龙舟队22名队员挥桨破浪,勇夺世界龙舟锦标赛2000米冠军。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鼓手刘铭尤热泪盈眶:“这枚金牌属于中华民族大家庭!”

 

  这一幕,正是藤县政协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书写新时代民族工作新篇章的生动缩影。近年来,藤县政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充分发挥政协优势,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委员行动”,在民族事务治理、文化传承创新、产业富民兴县等领域精准发力,为助推县域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注入政协智慧和力量。

 

  法治筑基——打造多民族治理“藤县样板”

 

  藤县利德丰建材有限公司,县法律专家团队成功调解涉及816人(其中包括部分维吾尔族员工)、总额约1600万元的劳资纠纷。许多员工竖起大拇指:“从投诉到解决只用了1个月!”

 

  2019年,藤县在全国首创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县政协发挥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助力这一制度从试点走向深化,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藤县样板”,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社会基础。

 

  藤县总人口超百万,域内聚居着28个民族群众。维护好各族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至关重要。县政协三措并举,招招见效——

 

  汇智聚力,打造基层治理“参谋库”。引导政协委员围绕建立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开展专题协商,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收集意见建议,深入剖析基层法治建设问题,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参考,确保决策服务全体民众,促进各民族在法治框架下共同发展。

 

  专业攻坚,组建基层治理“先锋队”。发挥各界别法律工作者专业优势,由县政协委员、县法学会常务副会长马伟勇组织遴选10余名法律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委员和专家,组建服务团队,覆盖民商事、刑事、行政等领域。该团队累计提供法律意见270余条,开出“法律处方”,维护各族群众合法权益,筑牢法治社会信任根基。

 

  协同联动,织就基层治理“一张网”。引导广大政协委员下沉基层,搭建“会商厅—服务站—服务点”县、乡、村三级服务平台。近年来,该县政协委员参与重点项目会审超百次,出具专业意见书80多份,调处化解纠纷和信访积案300余起。

 

  文化润心——让非遗成为团结纽带

 

  夏日炎炎,藤县中等专业学校的训练馆内,瑶族学生韦鸿剑冒着高温酷暑苦练高桩狮舞。“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亲自教,毕业后月薪能过万!”他眼中闪着希望之光。

 

  藤县政协巧用“文化钥匙”铺就民族团结之路,聚焦狮舞、龙舟等特色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充分发挥委员优势,聚共识、增合力、解难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传承狮舞文化中彰显委员担当。组织文体、教育、经济等界别委员开展30余次专题调研,形成10多件提案和调研报告;依托各类协商平台为传承弘扬藤县狮舞文化建言献策,破解训练场地、资金短缺等20多个“拦路虎”。18名委员协同推动狮舞文化进校园,实现职业教育与狮舞培育深度融合,培养500余名专业运动员、44名教练员和裁判员以及7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藤县狮队斩获“东方狮王”等300余项荣誉,多次赴法国、瑞典等国交流,成为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亮丽名片,丰富了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在助力龙舟运动中展现委员作为。通过提案、调研报告建言,助推特色传统文化实施方案出台,将龙舟运动列为重点发展的特色体育项目并纳入学校课程。20余所中小学开设龙舟兴趣班,厚植各民族青少年家国情怀,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县政协委员郑向阳牵头整合10支龙舟队,成立县龙舟协会并担任会长,协调举办大型赛事。近3年来,藤县龙舟队荣获全国各类比赛冠军10余次。在2025年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龙舟项目决赛中,藤县龙舟队代表广西获1金1银、1个第四名和2个第五名。今年7月15日,藤县龙舟队代表中国参加在德国举办的第十七届世界龙舟锦标赛,在小龙舟2000米—精英组—公开组上勇夺桂冠,斩获广西龙舟、藤县龙舟首个世界冠军。龙舟运动成为各民族交流合作、增进友谊的重要桥梁。

 

  在推动文化交流中贡献委员力量。县政协常委、文广体旅局局长李燕霞带领27名委员,联合各方力量,依托传统节庆精心组织“壮族三月三 八桂嘉年华”“端午民俗展”等跨民族活动,为各族群众提供互动交流平台,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产业共富——家门口绽放幸福花

 

  作为远嫁而来的少数民族群众,潘华曾因离家远、缺乏稳定工作而一度焦虑。如今在藤县陶瓷产业园生产线上,她专注地忙碌着,擦擦额角的汗珠,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在这里工作月薪5000多元,找到了扎根当地的归属感!”

 

  产业发展是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的关键,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县政协紧扣县域经济发展大局,助力产业升级与民族团结互促共进——

 

  精准建言,助力产业升级。县政协围绕打造“千亿产业强县”目标制定协商计划,组织委员深入重点产业调研,形成23件提案,为强链补链延链提供智力支持。自治区、市、县三级政协委员、县陶瓷行业协会会长殷晓春,依托陶瓷园区联络站组织委员就产业转型等议题集思广益,引领园区企业转型升级,助推藤县陶瓷园区获评自治区级绿色工业园区。2024年,藤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400亿元,产业升级创造了大量优质就业岗位,促进各民族在经济领域融合发展,增强了参与感和获得感。

 

  示范引领,助力招商引资。县政协发挥委员示范引领作用,参与多种招商方式,主动对接上下游产业链,“以商引商”助力签约项目总投资达120亿元。比如,县政协委员黎承健引进投资35亿元的硫钛磷铁锂联产项目,为县域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主动服务,助力群众增收。县政协领导带头包联重点企业,组织工业领域委员协助企业解决35个发展难题;协助搭建银企对接、就业服务等平台,组织委员开展融资宣讲、专场招聘300余场,助推各园区企业吸纳各民族劳动力就业超10000人次,人均月工资超4000元,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

 

网站链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主管 · 广西政协报社主办
广西政协报社新闻网络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 0771-8802249
欢迎关注报社公众号
欢迎关注报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