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真没时间看书?
李伟明
这些年,上级部门在每个村都设了农家书屋,都安排了一大批很值得一读的图书。然而,部分农家书屋的书籍,虽然整整齐齐地立在书架上,但长年无人问津,连村干部都懒得动它一下。对此,我很是感慨:几十年前我们在乡下生活时,渴望读书却无书可读;如今阅读是如此的便捷(甚至不需要任何经济上的付出了),大量的图书反而遭受如此冷遇,真是暴殄天物啊!
有些村里人少,而且文化程度不高,这当然是重要原因。但再怎么说,在村里,需要读书的人按理说还是有的,起码村干部便是一个群体,可为什么与书为邻的他们也不读书?
某次下村,当我提到这个话题时,一名村干部理直气壮地对我说:我们天天都这么忙,哪有时间看书?
一听这个理由,我也理直气壮地反驳他:真的是因为太忙而没时间看书?那么,县委书记比你忙吧,更高层的领导比你更忙吧,难道你们觉得领导干部都不看书?
这个话题没有继续下去,因为我知道,这事并不能怪某一个人——“没时间读书”不仅仅是个别人的借口,它应该是人们不读书的“公共借口”。
当然,真正读书的人,都知道“工作忙,没时间读书”之类根本就不是理由。
说远方的事,说知名的人,大家可能会觉得没有可比性,说服力不强。那今天就拿我自己来“现身说法”吧。我和广大村干部或其他基层干部一样,都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都要靠工作养家糊口。所以,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处于工作状态,而且并不是你想象中那种闲得无聊的岗位。起初,在新闻单位工作15年,记者编辑都干过,白班晚班都上过。同行们应该颇有体会,这种单位过的是什么日子,起码不能算清闲吧。后来,转行到市委政策研究室从事文稿工作,在那个特殊阶段,为了某些材料,在办公室干个通宵也不算个稀奇事。再后来,转战纪检监察机关,懂大势的人都知道,这个时期的纪检监察机关是什么工作节奏。一路走来,我经常感叹,换的单位,真是一个比一个忙;换的岗位,则是一个比一个累。但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不管在哪个单位,哪个岗位,我都没有长时间绝缘读写的经历:读书是一定在坚持的,写作是一定没有放弃的。证据就是我每年在工作之外发表的那些文字以及出版的那些书——如果不阅读,哪能写出这些东西?
也经常有人奇怪地问我:你怎么会有时间写东西?这一问,当然比“你怎么有时间看书”还要更进一层。看书都没时间的话,还谈何动笔?可是对这个问题,我同样觉得奇怪:怎么会没时间呢?大家的时间都是每天24小时,不存在谁比谁更多或更少呀。
后来仔细一想,为什么同样干着一线的工作,别人觉得没时间读书写作,而我居然颇有时间,我觉得无非是因为这么几点。
一个原因是,我没有打麻将之类的爱好。很多人的时间去哪了?相当一部分,被牌桌占领了。我并不是反对娱乐,其实我也喜欢玩,但我的休闲内容很单调,顶多是休息日到乡村来点田野采风,或者偶尔打打不带任何“经济效益”的“拖拉机”。如果此时(码字或看书时)有人邀我出去同乐,我也会立马把电脑关了,或把书合上,拔腿就跑,玩一把再说。你看,我并不是说要把日子过得像苦行僧那般。但就算如此,我还是有时间看看闲书写写闲文。可见,时间果然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还是有的,就看你愿不愿意挤。当然,与长期打牌玩麻将的人不同的是,我认为,娱乐活动不能天天有,如果一有空就玩得天昏地暗,那是玩物丧志,可能真会一点时间也没有了。
另一个原因是,我少有吃喝之类的应酬。很多人的另一部分时间,可能被酒桌占领了。我也算担任了一个基层领导职务,按别人的理解,应酬接待会多一些。吃饭确实比较花时间,特别是如果还要喝酒,那更是耗时甚久。我之所以能省出一些时间,就是因为不喝酒,即使私人应酬,也不需要太多的时间。更何况,因为不喝酒,请你吃饭的人自然也就少了。在这方面,我承认,比很多人赢得了一些时间。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我觉得还是因为自己有计划有意识地安排了读书与写作。我基本随时要备一本想看的书,要么放在案头,要么放在床头,总之是随时可以看到的地方。这样,只要一有空闲时间,就可以利用起来,好好看一点,看完一本之后再换一本。如此,一年下来,怎么也可以看完若干本书。写东西也是,每年都不能让它留下空白,随时想到几个题目待消灭,这样,日积月累,自然就有了一些文章。再利用出书的目标倒逼一下,也就更不敢太偷懒了。
想明白了这些,就知道了,到底有没时间读书,完全取决于你自己。只要你心里装着读书这件事,再忙也会有时间;如果你心里根本不想这事,则再闲也会没时间理它。时间面前人人平等,大家的时间是一样的,就看你如何分配。但时间也是有尊严的,你对待它的态度不同,它给你的回报也会有区别。
不管怎么说,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没时间”这样的理由,是不适合用来为自己不读书开脱的。读书固然需要时间,但更需要兴致,更需要毅力,更需要感情。如果你对阅读实在没有兴趣,自然就不会有这等毅力,不会有那份感情,那么,阅读的时间,当然永远不会属于你。
- 第 1 版:要闻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声明
- 第 2 版:要闻 众志成城 “协”手抗疫 ——北海市政协委员“疫”线行动侧记
- 第 3 版:要闻 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政协履职全过程 汇聚建设现代化南疆国门城市的磅礴力量
- 第 4 版:要闻 黔行散记·雪映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