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政协报新闻中心(广西政协报创办的权威新闻综合网站)
投稿热线:0771-8802228
投稿邮箱
政协报数字报
当前位置:广西政协报首页 > 政协报数字报
2022-09-01
写作是一种权利
2022-09-01 | 来源:

写作是一种权利

李伟明


参加一个小型座谈会,一位不怎么知名、但颇有“大师”气度的评论家义正辞严地发言说,曾有业余作者发来稿件请他指正,他看过之后,严肃地告诉对方:“你就不应该去写东西!一般人的作品了,我是根本不看的!如果写不到某某作品程度的,都不应该写,因为写了毫无意义!”按他的意思,这世界,只有几位文豪级的人物才有资格写作,其他人就不应该去动这个非分的念头。

听了这位“大师”的一番话,心里不禁拔凉拔凉的:原来,我辈平时业余不好好喝酒打麻将,而是不知天高地厚学码字,竟然犯下了滔天罪行啊!回去后得赶紧把那些好不容易凑出来的文字删了,彻底毁灭证据才行。

正这样想着,忽地又起了另一个疑问:不知这位“大师”的水平是不是全国第一?如果不是,那么,按这个逻辑,他自己写的东西岂不是也要被比他更高档的大师给否定了?再按这个逻辑推论下去,一个一个被否定之后,这世上岂不是只有某个最厉害的人才有资格写作了?

这么一想,对这位“大师”那种睥睨群雄的超级自信,便有点怀疑了。

后来又发现,和这位“大师”的做派差不多的人,在写作圈还有不少。某位写手,大概在圈内有一定成绩,常常以一种很不屑的口气说别人的作品:“这样的东西有什么意思,不如直接扔进垃圾桶算了!”还有一位,则喜欢以大咖的身份教训那些初学写作者:“你们的作品,别在某某报(刊)这种级别的媒体发表了。要发就发某某大刊,省级以下的报刊根本就不可能让你出名!”

我想,这些人在居高临下说那番话时,都没有考虑过上述逻辑。

对这些人的这种行为,不妨称之为写作圈的“话语霸权”。他们仗着自己在别人面前有一定的成绩,有一定的优越感,于是不把别人放在眼里,甚至还想粗暴地让别人失去写作的权利。

基层作者、草根写手在他们面前,是否从此熄灭心头的冲动,对文字敬而远之?我看不见得。社会发展至今,写作早就不是某个群体的专利,它是所有人的一种权利,就像说话、吃饭、睡觉、呼吸等等一样。写还是不写,完全由你自己决定,根本不必看他人的脸色。

其实,文坛就像自然界,有挺拔参天的大树,也有参差不齐的灌木,还有与世无争的各种花草,但总体上,长得高大的不多,长得矮小的常见。在形态上,文坛也是典型的倒金字塔结构:能写点东西的人很多,水平很高的人则是少数,达到至高点的人更是极少极少。这个时候,立在塔尖的人应该怎么看待下面?如果怀着一种高高在上、瞧不起下端的心态,那么,可以这么说,他必将从塔尖倒栽下来——因为,下面的人就可能心灰意冷,不愿意跟他玩了,都纷纷撤退了。而失去了塔基,塔尖还能存在么?

所以,聪明的塔尖人,别忘了是塔底的人们成全了你。如果没有他们做坚实的基座,这座塔哪能耸立这么高?塔顶的人,实在没有理由制止塔下的人前来添砖添瓦。就像如果森林只剩下大树,整个生态就未必安全。

从读者的角度来说,也需要不同层次的作品。五个手指尚有长短,亿万读者又怎么可能是同一种口味、同一个品位?别忘了,每个人的文化程度、理解能力、审美视角等等都是千差万别的,你认为堪称经典的作品,在许多人眼里也许不知所云;你认为乏味无趣的文字,在一些读者眼里也许津津有味。阅读本来就没有统一标准,也唯其如此,读书这事,才会显得这般丰富有趣。所以,写作既可能是贵族的豪华盛宴,也可能是平民的家常便饭;作品应当允许有不同风格不同层次,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共存,高雅文学与通俗作品并行,以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阅读需求。

和其他技术一样,写作之事,也有业余和专业之分。专业的文学创作者,他们的标准和要求与业余写作者自然是不一样的。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各有各的味道。没必要为了专业标准而把看热闹的人驱逐了。文学是人学,本来就是为广大读者服务的,热闹一点,比冷冷清清的曲高和寡、孤芳自赏要好。所以,没必要以“专业标准”来要求业余写手。

写作并不是文学圈的特权。对许多人来说,写作或许只是为了表达,无关艺术;他甚至只是为了写给自己看看,并没想过与人分享。不管出于何种目的,任何一个人都有写作的权利。写得好不好,艺术性强不强,是水平问题;要不要写,写什么内容,写给谁看,是人家的权利问题。在不违法的前提下,只要他想动笔,谁也没资格剥夺别人的这一权利。就像大自然,大树固然要成长,小草也同样要生存。大树长得再高,也不能因为自己的强大而剥夺小草的生存权。



网站链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主管 · 广西政协报社主办
广西政协报社新闻网络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 0771-8802249
欢迎关注报社公众号
欢迎关注报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