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政协报新闻中心(广西政协报创办的权威新闻综合网站)
投稿热线:0771-8802228
投稿邮箱
政协报数字报
当前位置:广西政协报首页 > 政协报数字报
2022-10-11
科学种柚重实效 新时代农人展风貌——记容县政协委员、广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曾少兰
2022-10-11 | 来源:广西政协报

科学种柚重实效 新时代农人展风貌

——记容县政协委员、广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曾少兰

□ 本报通讯员  秦崇广


金秋送爽,柚果飘香。容县自良镇的“沙田柚王国”里,果农正在采摘沙田柚。今年,容县政协委员、容县沙田柚试验站站长、高级农艺师曾少兰研发的沙田柚管护技术和沙田柚品质提升方法,在全县范围内全面推广。今年,全县柚果产量预计比去年增产10%以上,柚果品质大幅提升,柚农收入持续增长

曾少兰扎根基层,坚守农技推广一线,专注于沙田柚种植产业科技创新,致力于容县沙田柚绿色优质高效技术的集成与推广应用,让容县沙田柚成为致富“黄金果”。2021年,该项目获广西渔牧丰收奖二等奖;曾少兰于2020年获评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工作先进个人;2021年,获评“广西工匠”、广西优秀科技特派员及“玉林工匠”、玉林市“最美科技工作者”、容县第七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今年9月6日,荣获广西五一劳动奖章。


钻研种植技术 帮助柚农增收

2011年,与农作物打了近十年交道的曾少兰被抽调到容县土肥植保经作站工作,随后担任容县沙田柚试验站站长。她在工作过程中发现,当地许多农民十分欠缺沙田柚的科学种植技术。

“村民们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沙田柚病虫害的预防控制方法,在种植过程中,对于作物出现的溃疡病、沙皮病、根结线虫等情况,无法有效防治。”曾少兰暗下决心,要研究出一套符合容县沙田柚病虫害防控实际的科学种植技术。

曾少兰以沙田柚种植技术发展和品质提升为目标,经过反复试验,沙田柚根结线虫防治技术、沙田柚以菌治菌技术、沙田柚黄化树综合治理技术、沙田柚地下害虫综合防治技术等实用技术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多年的摸索和钻研,曾少兰探索出沙田柚无病苗圃繁育技术、清洁环保技术、规范种植技术等7项沙田柚绿色优质增效种植技术,研究出果园灌溉和自动运输系统装置、沙田柚果园灭虫灯等国家创新发明专利18项。

在曾少兰的耐心指导下,不少村民尝到了种柚致富的甜头。一次,曾少兰刚为村民上完沙田柚管护培训课,自良镇古济村的村民秦清满脸愁容地询问她:“曾老师,我家的300株柚树疑似得了黄龙病,您能帮我看看吗?”曾少兰立即赶往果场,认真查看沙田柚树木叶片情况,并挖出根系检查,随即找到了柚树叶片发黄的原因。原来柚树的叶片发黄是由于施用了未充分腐熟的鸡粪,导致烧根,从而引发根系腐烂。在曾少兰的指导下,追施完全发酵腐熟的有机肥后,村民的柚树重新焕发生机。


培育新型农民 推广科技种植

2015—2018年,曾少兰从田间走上讲台,负责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以“田间课堂”的形式,推广种植技术。4年间,曾少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667人,其中中等职业农民160人、青年农场主和农业职业经理10人,培训农户1600多人次,主持建立沙田柚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5个。

为推广沙田柚种植技术,曾少兰牵头组建科技服务团队,以技术结对帮扶的形式,开展科技种植服务。在曾少兰的精心指导下,34个容县沙田柚经营主体通过绿色食品认证,部分种植基地获得“沙田柚出口基地”、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自治区示范家庭农场等称号。截至目前,容县沙田柚种植面积达22万亩,推广创新技术12项,累计新增经济效益9.75亿元。


积极履职建言  推动平台建设 

2021年,曾少兰当选容县第十一届政协委员,她认真履职,勇于担当,围绕容县沙田柚提质增效问题积极建言献策。近年来,尽管容县沙田柚种植技术有了显著提高,但科学种植与乡村产业深度融合的程度较低。针对这一问题,曾少兰建议容县农业农村局向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申请实施容县沙田柚数字化平台建设项目,项目获批补助资金250万元,于2021年12月正式投入使用。容县沙田柚数字化平台通过改造和新建沙田柚种植基地,引入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和物联网监测设备,使沙田柚种植基地具备气象监测、土壤监测、图像监测、视频监测、虫害监测等功能。“可视化监测找出了沙田柚口感和甜度存在差异的原因,让容县沙田柚产业发展实现质的飞跃。”曾少兰说。


网站链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主管 · 广西政协报社主办
广西政协报社新闻网络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 0771-8802249
欢迎关注报社公众号
欢迎关注报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