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政协报新闻中心(广西政协报创办的权威新闻综合网站)
投稿热线:0771-8802228
投稿邮箱
政协报数字报
当前位置:广西政协报首页 > 政协报数字报
2022-10-15
毛南族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2022-10-15 | 来源:

毛南族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再接再厉,继续奋斗,让日子越过越红火。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西北部,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习近平总书记对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作出重要指示两年来,环江各族干部群众感恩奋进,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落实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各领域全过程,如今的环江大地,到处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来旅游的人多了,我把自家新建的房子改造成民宿,既可以让客人住在屯里,感受毛南族人的变化,又可以为客人展示毛南族的非遗文化。”在南昌屯傩面雕刻工作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谭建新正整理着自己的宝贝——傩面,谈到两年来屯里的变化,他笑呵呵地说。

抓产业  厚植群众增收新根基

谭美春是下南乡的致富能人。2020年5月,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谭美春和9名毛南族群众写信向习近平总书记报喜,表达坚定不移跟党走、再接再厉建设好家乡的决心。她说:“总书记能回应我们的信,作出重要指示,我们很激动。这两年,我们发展毛南香牛、柑橘等产业。现在我的果园通了水泥路,实现了水肥一体化,收入比之前提高了不少。”两年来,环江大力实施“产业强县”,各族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开启更美好的生活。2021年,全县脱贫人口年人均纯收入增速高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广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步县”等称号。


强保障  提高群众生活新品质


为提高群众生活品质,环江切实强化补齐民生短板,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要致富,先修路。环江稳步推进“交通强县”战略,按下毛南山乡道路建设“快进键”,承载着毛南族乡亲们期盼的“幸福路”正在加紧建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环江扎实推进“教育强县”工作,积极实施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扩大、义务教育学校改造、普通高中基础建设等项目,稳步推进全国学前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有效缓解移民搬迁家庭子女入学问题。高中教育不断进步,全县本科上线率、一本重点上线人数逐年攀高。

医改惠民,“健康快车”跑遍山乡。环江紧扣民生主线强化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工作,依照政策规定对2022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应缴费用进行财政补贴;城乡居民特殊人群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合规医疗费综合报销比例达90%以上。医改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毛南山乡各族乡亲。

“外输内销”,拓宽就业路。环江坚持在向省外输出劳动力的同时创造更多本土就业岗位,努力让乡亲们实现“家门口”就业。2022年上半年通过举办各类就业服务活动,提供就业岗位10000多个,脱贫人口县内就业17000人,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6198人。疫情期间,开展“点对点”劳务输出活动。乡亲们生活品质有了坚实保障。


促团结  谱写民族进步新篇章


环江积极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毛南山乡各族干部群众中逐步铸牢,乡亲们汇聚团结力量,携手奋进前行。

陈双村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县政协委员谭利欢组织村里的女子龙舟队在大环江河上集训,准备参加自治区第十五届少数民族运动会比赛。2010年成立的女子龙舟队,由村里的少数民族妇女组成,目前有14名队员。她们平时务农,一有活动和比赛就是运动员。

每到节假日,陈双村的民族文艺队在村头广场排演节目,民族特色生态休闲娱乐旅游点开门迎客。壮、汉、毛南、苗、瑶等民族在这里交往交流交融,本地村民和移民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包容互助亲如一家。

陈双村只是环江民族团结进步的一个缩影。环江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统筹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努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脱贫后持续投入资金6.9亿元实施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项目,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健康发展,打好全县经济和民族事业发展取得新成就的坚实基础。    


网站链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主管 · 广西政协报社主办
广西政协报社新闻网络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 0771-8802249
欢迎关注报社公众号
欢迎关注报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