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政协报新闻中心(广西政协报创办的权威新闻综合网站)
投稿热线:0771-8802228
投稿邮箱
政协报数字报
当前位置:广西政协报首页 > 政协报数字报
2022-11-19
搭建协商“小平台” 助力发展“大舞台”——武宣县“两代表一委员”工作站建设工作纪实
2022-11-19 | 来源:广西政协报

搭建协商“小平台” 助力发展“大舞台”

——武宣县“两代表一委员”工作站建设工作纪实

□ 本报通讯员  杨振文


近日,新建的武宣县二塘镇羊眷村、上召村的村委广场投入使用。每天晚上,都有许多村民在广场上散步、聊天、跳广场舞。今年年初,武宣县二塘镇石耉村“两代表一委员”工作站民情沟通会上,二塘镇羊眷村、上召村委员代表提出,由于村中缺乏休闲广场,村民们平时缺少休闲娱乐场所,计划修建村委广场,但资金缺口较大。此事得到县人大常委会和县政协主要领导的关注和大力支持。经协调,由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协等部门筹集资金15万余元,解决了二塘镇羊眷村、上召村村委广场建设资金缺口问题,新建的村委广场及时投入使用,收获群众的一致好评。

这是武宣县通过石耉村“两代表一委员”工作站试点建设,激活代表和委员们的履职热情,解决“想履职无阵地,想干事无方法,想代表无路径”困境,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助推乡村振兴的惠民举措,村委广场的建成让周边村民有了休闲娱乐场所,收获了群众的支持和赞扬。


整合资源 形成合力


武宣县坚持高标准打造履职平台,采用阵地共建、资源共享、队伍共管、信息共享、要事共商的“五共”模式,做到有固定场所、有活动队伍、有工作制度、有管理网络和驻站代表(委员)形象照及联系方式上墙、履职承诺上墙、代表(委员)工作职责上墙、活动安排上墙、季度工作内容上墙、工作站工作制度上墙的“四有六上墙”的标准,推进石耉村“两代表一委员”工作站试点建设。

同时,武宣县实行片区高要求网格化管理,将工作站所在行政村划分为若干个片区,每个片区安排1-2名委员负责收集意见建议、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参与化解矛盾纠等工作中。

武宣县通过设立“两代表一委员”接待日,每月定期开展接待活动、联系走访慰问活动、政策宣传和公益服务活动各1次;确定相应主题后,每2个月组织开展“两代表一委员”联合调研视察活动以及交流研讨建言献策活动各1次。目前工作站已有驻站代表、委员16名。今年以来,石耉村“两代表一委员”工作站共开展进站活动5场次,召开民情沟通会6次,接待来访群众200人次。


凝聚力量 惠民助民


县政协创新融合服务模式,“两代表一委员”形成工作合力,共同解决石耉村的土地流转问题。数年前,石耉村有550亩农民土地因私人承包、管理不善等原因,村民被拖欠土地承包金、工资等近100万元。驻工作站的县人大代表、县长陈前平了解这一情况后,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和代表、委员到工作站召开协调会,建议由武宣大洋城公司总经理、县政协委员黄祖业对土地进行接手。这一建议,既及时解决拖欠土地承包金和农民工工资问题,又充分利用了流转土地,避免土地闲置。在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协的助推下,武宣大洋城公司成功接手流转土地,并推行“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打造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园。如今,合作社每年可获分红4万元、大棚租金6万元;产业园的建设辐射带动300余人就业,土地承包金1200元/亩/年。


注重实效  服务群众


武宣县石耉村“两代表一委员”工作站建立以来,“两代表一委员”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今年8月,代表和委员们在走访脱贫户的过程中发现,部分脱贫户家庭收入存在不增反降的现象和大学生上学困难的问题。县政协领导十分重视,组织开展“爱心济困 委员行动捐资助学”活动,与会代表和委员们踊跃捐资8万多元,慰问困难群众6户,资助13名家庭困难的大学生上学。武宣县石耉村“两代表一委员”工作站已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代表委员同行 喜迎党的二十大”文艺晚会、“爱心济困 委员行动”捐资助学仪式、读书学习分享会等主题活动10多次,受益群众2000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50余条、慰问困难群众20多户、资助18名家庭困难的大学生,捐助资金30.5万元。


网站链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主管 · 广西政协报社主办
广西政协报社新闻网络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 0771-8802249
欢迎关注报社公众号
欢迎关注报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