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清的世界杯
有位文友发了一条朋友圈,感慨世界杯氛围与以往大不一样了。她在一家大报担任文学副刊编辑,以往世界杯一开赛,体育部同仁就如同打了鸡血,日夜不停地捣鼓相关报道、分析文章、花絮……连副刊部同事都被拉了壮丁,常常要客串写世界杯题材文章。如今非但没人来拉壮丁了,体育部人士似乎也比往届世界杯清闲多了……
其实不仅新闻从业人员,一般群众也深切感受到了世界杯期间的变化。曾经的世界杯,中国男足只参加过一次,但我们的狂欢气氛,每届都不输巴西、阿根廷这类足球强国。只是我们和他们的热闹方向大有不同,我们的球迷大多数平日里不踢球。至于临时性的“世界杯球迷”,许多连“越位”是怎么回事,都弄不清楚。
丰乳肥臀比基尼,抱个足球摆出撩人的姿势。过去许多届世界杯,中国大大小小的城市都在评选“世界杯宝贝”。这些“宝贝”基本都不会踢球,与各参赛国更没有一毛钱关系。最后却被冠以“巴西宝贝”“意大利宝贝”“科特迪瓦宝贝”……的名号。拿张世界地图放在她们跟前,她们很可能没法指出代表的国家在哪儿。而且那些参赛国根本没有授权她们代表,好在人家计较不过来,没有起诉活动举办方侵权。
当年的世界杯,比赛一开打,各类名家纷纷被请上了媒体。这些名家大多不是体育界人士,他们中有一般人没听说过的著名作家、过气的影视明星甚至还有本城名厨、名医……电视上,他们东扯西拉,勉为其难,看得出只是借世界杯露个脸。报纸上的“名家”好一点,有的文笔尚可,会从世界杯联想到宋朝蹴鞠什么的,透着博古通今;记得曾有个女作家,硬是从梅西扯到张爱玲与胡兰成缠绵悱恻的爱情……用我们本地俚语形容,堪称“牛胯扯到了马胯”。
那时即便你不看报也不看电视,也能被卷进世界杯狂欢。超市里、商场里,到处挂着“世界杯期间大促销”的广告。鸡蛋打折,也能和世界杯联系上。老头、老太们倒是无所谓,便宜几毛钱总归是好的。
每每世界杯结束后,并没有掀起全社会足球热潮,中国足球水平依然稳定地停留在那儿,从容淡定。
相形之下,今年的世界杯才是正常的。铁杆球迷还是会熬夜看球,不需要老婆、女友陪着。“世界杯宝贝”不见了踪影,商家没找世界杯碰瓷,名家们也没有被赶鸭子上架……
世界杯是球迷的节日,对于不相关人士,完全可以屏蔽。貌似有点冷清的世界杯,终于没有那么滑稽了。
- 第 1 版:要闻 全国政协委员读书群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交流会召开 孙大伟在广西分会场出席并发言
- 第 2 版:要闻 协商议事“添阵地” 联系群众“开窗口”——合山市政协强化“一站一室”建设力度助力基层治理
- 第 3 版:要闻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第 4 版:要闻 舌尖雅趣,人间清欢 ——读《山家清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