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政协报新闻中心(广西政协报创办的权威新闻综合网站)
投稿热线:0771-8802228
投稿邮箱
政协报数字报
当前位置:广西政协报首页 > 政协报数字报
2022-12-10
纸上鸡声
2022-12-10 | 来源:

纸上鸡声

董行


鸡是一种会唱歌的鸟。但是人们习惯于吃它的蛋和肉,而对它的歌唱,并不太重视。只有诗人例外,他们常在诗中有所涉及。我是一个对鸡鸣之声感兴趣的人,而今在高楼林立的都市中生活,听不到喔喔的鸡鸣,备感寂寞。于是便从诗中寻求弥补了。纸上听鸡声,也是现代人无可奈何的一种自我救赎吧。

中国古典诗歌中不乏对鸡声的描述。李贺的“雄鸡一唱天下白”,昂扬奋发,朝气蓬勃;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又是另一种况味了。一弯晓月从乡村野店的窗纸中透过,模模糊糊照到床边的时候,荒野间传来一声鸡鸣,惊醒心神不定的旅人,他匆匆背起行囊上路,将一行足印踏过蒙霜的桥头,便有一种落寞凄清的情怀跃然纸上。梅尧臣的诗中,也有两句写到鸡声:“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长途跋涉的旅人行走在深山野径中,悠远苍茫,寂寞无依,正自焦灼中,忽从前面远山重叠中传来一声鸡鸣,真的是“空谷来音”了。于是喜出望外,怦然心动。既有鸡声,人家便不远了吧?这“云外”二字,用得最为出色,极言其远,似有看无,渺茫而神秘,一种久疏人烟后的心理幻觉,全在虚拟的猜度中呼之欲出了。这种感觉,是生活在喧嚣都市里的现代人难以领略的吧?

现代诗人写鸡声的,便大异其趣了,我读到台湾诗人商禽的散文诗《鸡》。他在啃着快餐店中的鸡骨头时,想起几十年没听到鸡声了,便用鸡骨头拼成一只“能够呼唤太阳的禽鸟”,然而,“找不到声带”。这是异常深刻的一笔。“因为它们已经无须啼听,工作就是不断进食,而它们生产它们自己。”这是“鸡”的异化,鸡的悲哀。

“在人类制造的日光下,既没有梦,也没有黎明。”“呼唤太阳的禽鸟”不能呼唤了,“音乐家”的鸡成了为人类“菜篮子工程”长期生产鸡蛋和鸡肉的工具。我们将吃到越来越多的鸡蛋和鸡,却听不到“云外一声鸡”了。作为歌唱家的鸡,音乐家的鸡,呼唤太阳的禽鸟,只能从诗歌中偶有所“闻”了。这是鸡的悲剧,或许,也是人的吧。


网站链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主管 · 广西政协报社主办
广西政协报社新闻网络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 0771-8802249
欢迎关注报社公众号
欢迎关注报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