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政协报新闻中心(广西政协报创办的权威新闻综合网站)
投稿热线:0771-8802228
投稿邮箱
政协报数字报
当前位置:广西政协报首页 > 政协报数字报
2022-12-27
强能力 添动力 激活力——南宁市政协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纪实
2022-12-27 | 来源:广西政协报

强能力 添动力 激活力

——南宁市政协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纪实

□ 韩艳斌  李良燕


积极构建1+4+8+N委员培训机制;3000多人次在“书香政协 香飘绿城”委员读书实践活动中在线参加读书分享;在“项目为王 委员行动”中市政协委员投资、推荐项目 48个;全市开展“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委员行动”宣讲活动250多场次……

这些是南宁市政协采取加强履职能力、健全考评体系、创新活动载体、激发委员活力,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的生动实践,也是加强委员履职能力管理、增强委员责任担当的一个个缩影。


加强学习培训  增强履职能力


如何练就政协委员“真本领”?首先就是要加强学习。市政协积极构建1+4+8+N委员培训机制,即组织委员轮训集中学每年至少1次,常委会议专题学每年至少4次,“政协讲坛”辅导学每年至少8次,书香政协等常态学N次,在委员中形成“崇尚学习、改造学习、深化学习”的良好时代风尚。

书香浸润,添彩绿城。2022年,市政协积极开展“书香政协 香飘绿城”委员读书实践活动,全年累计推动建设“委员书屋”60余个;有3000多人次在线参加读书分享,发言7000多条;共推出重点阅读书目166本;举办线下读书活动30余场,1000多人次参与;全年结集印刷委员读书心得体会4期,选登心得体会200余篇,积极推动委员在“读”中思、在“思”中学。

政协讲坛是政协委员、政协工作者和政协各参加单位的学习、交流、展示平台。市政协定期邀请委员、市直部门领导或专家、学者授课,选题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方面面,至今已举办了38讲,政协讲坛已成为委员学习的“加油站”。


健全考评体系 增添履职动力


新一届委员有三分之二是新委员,如何履好职、开好头、起好步,养成良好的履职习惯,增强履职本领?这是换届之初南宁市政协首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2022年是新一届委员上岗履职起始之年,为准确掌握和科学考评委员履职绩效,加强委员履职管理,进一步调动委员履职积极性和提高委员履职实效,根据工作实际和委员履职管理的新要求,今年年初,市政协积极谋划加强和改进委员履职管理工作,在基本保持原整体框架的基础上,重新修订出台了《市政协委员开展履职“7+4”系列活动的实施意见》《市政协委员履职考核评价办法》,新建立《市政协常委提交年度履职报告工作办法》等规章制度。

委员履职考核评价是对市政协全体委员在发挥思想引领、凝聚共识,以及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情况等进行的年度考核。通过建立“7+4”考核法,要求每位政协委员积极参加“7+4”系列活动,当年完成“7个一”活动,即出席一次政协全会、提交一件高质量的提案、参加一次委员视察、参与一次调研活动、反映一条好的社情民意、开展一次深入基层联系群众活动、组织或参与为民办一件实事好事;每届完成“4个一”活动,即参加一次市政协理论学习培训活动、列席一次市政协常委会议、参加一次民主监督活动、参加一次民主协商座谈会。

市政协依托“智慧政协”平台委员履职评价管理系统对委员履职情况进行目标量化考核积分。系统及时记录和统计委员活动会议出勤、履职尽责、突出表现等履职信息,根据履职相关信息自动生成委员履职评价表,随时查看“委员作业”完成情况。委员履职考核结果将作为表扬、市政协换届时推荐提名继续担任下一届委员等重要依据,对年度履职考核总分未达到80分的委员,由主席会议指派人员负责提醒谈话;对连续2个年度履职考核总分都未达到80分的委员,征求市委组织部、统战部意见后,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对委员作出相应的处理。

通过建立考核机制,实现客观、科学地反映政协委员的履职情况,很好地激发了委员履职的主体作用,调动委员的履职积极性,鼓励委员更加注重追求履职活动的高质效和出成果,为政协工作提质增效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时,为着力增强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和服务基层的能力,推动委员更好联系、宣传、服务、团结、引导群众,更好地把人民政协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参与基层治理效能,市政协制定了《关于建设南宁市政协委员基层联络和协商服务平台的实施方案》。目前,已有9个各具特色的市级政协委员工作室联络站正式挂牌成立,开展活动。与自治区政协委员联络工委共同完成在南宁市成立全区首个区市两级政协联建界别委员工作室——自治区政协特邀(党政机关)、南宁市政协文化艺术界联建界别委员工作室,进一步为南宁市委员工作室规范化、常态化、品牌化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创新活动载体 激发委员活力


政协履职的主体是委员,活力也在委员,行动引领在于党员委员。市政协重视发挥党员委员政治引领作用,把机关党建和履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持续推行党建双线管理工作机制,落实好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党组成员联系委员企业党支部等36项制度,组织开展“党旗领航 助力发展”行动、“一县(市、区)一品牌·一支部(党员委员活动小组)一特色”活动,打造党建示范精品21项,推动“两个全覆盖”不断走深走实。

2022年,市政协启动了“党旗领航 助力发展”主题实践活动,开展“项目为王 委员行动”“乡村振兴 委员行动”“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委员行动”,并将三大行动贯穿到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等各项工作当中,以行动增进共识凝聚,推动履职提质增效。

通过“项目为王 委员行动”,全年收集市政协委员投资、推荐的项目 48个,经市直部门协商后,筛选出入库入链项目 22 个,其中入项目库项目投资总额 146.9亿元,入产业链招商项目投资总额 161.6亿元。今年已落地项目8个,总投资额约 65亿元。

在“乡村振兴 委员行动”中,号召广大政协委员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相关工作中。2022年,积极推进精品示范点建设,共创建委员助推乡村振兴的履职精品和示范点19个,实施引进乡村振兴帮扶项目64个,帮扶村产业发展投入资金36.3亿,稳定和创造就业岗位近40万个,各级政协委员累计捐赠款物874万元,开展人才培训2500多场次。

深入开展“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委员行动”,让民族团结之花在首府常开长盛。在南宁园博园打造“民族团结林”,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基地;200多名市(县、区)政协委员开展党的民族政策宣讲活动250多场次;开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书香政协委员读书活动80多次。


网站链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主管 · 广西政协报社主办
广西政协报社新闻网络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 0771-8802249
欢迎关注报社公众号
欢迎关注报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