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基层履职触角 打造“民心”协商品牌
——百色市右江区政协积极打造“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厅
□ 本报通讯员 邓秀峰 周云茜
百色市右江区政协持续巩固深化“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将政协优势转化为助推基层治理效能,释放基层协商民主活力。今年以来,城区政协创建“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厅20个、开展协商议事活动89场、提出意见建议183条、助推解决党政工作要事、民生改善实事、社会治理难事89件,让群众切实感觉到“政协很近、委员很亲、协商可行。”
扎根基层“来”商量 推进“全覆盖”
城区政协认真总结2021年的试点经验,把协商议事平台办到群众家门口,坚持“不增加基层负担,便民协商”,认真摸排、调研选点,依托各乡镇(街道)、企业现有的政协联络站、党群服务中心、农家书屋、委员之家、职工活动室等场地资源,在每个乡镇(街道)、企业(园区)创建2个以上“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厅。截至目前,共创建协商议事厅28个,实现基层协商议事平台在辖区所有乡镇(街道)全覆盖,搭建起城区党委、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为群众参与民主协商提供便利条件。
站稳立场“好”商量 成为“好帮手”
城区政协把“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厅打造成维护核心的重要阵地,坚持党组书记亲自抓,把准协商性质定位,基层党组织负领导责任,参与议事厅成员确定、议题选定、协商沟通、推动落实全过程。结合城区党委、政府工作中心,把“移风易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列入年度议事计划,开展“乡风文明”类协商20场、民族团结类协商28场。注重发挥“商量聚共识”的功能作用,协助城区党委、政府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凝聚共识。大楞乡龙和村协商议事厅通过协商,积极做好群众思想工作,推动龙和村500亩闲置土地顺利流转,助力龙和村生态蔬菜基地打造成为城区产业振兴示范点。
为民解忧“共”商量 当好“贴心人”
城区政协坚持协商内容“亲民”、协商成果“惠民”,优先把群众身边的事、群众关心的事、群众期盼的事列入议事厅年度协商议题,通过协商广聚众智,惠民生、暖民心。龙川镇世加村协商议事厅积极回应村民就近就业的诉求,协商由世加村蔬菜基地优先聘用当地村民,实现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注重推动协商成果有效转化,通过政协提案、社情民意信息,把协商建议转化成具体措施;把协商共识转化成基层自治的举措,助推解决群众身边事。泮水乡协商议事厅及时把协商建议转化成政协提案,促成泮水乡和平村社管屯市场内道路硬化及排污排水项目列入农村公益项目实施;四塘镇桂明村协商议事厅通过协商,达成移风易俗共识,形成村规民约;通过加强村民自治,桂明村村容整洁、乡风文明,成为城区移风易俗示范村。
营造氛围“多”商量 发出“最强音”
城区政协积极培育协商文化,凝聚共识,让更多群众习惯以协商的形式解决问题。坚持协商过程“近民”,探索开展广场协商、村头协商、门前协商、田间协商、板凳协商,让群众在广泛参与中享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城区政协将委员按界别编入各乡镇(街道),直接参与“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活动,并将参与活动情况列入委员年度履职考评内容,激励广大政协委员履职在一线、协商在基层。永乐镇六马村集体经济发展、老乡家园零工市场投入使用、龙景街道大湾屯接通城市饮水、四塘镇集镇管理提升……委员助推了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一件件实事的办理,不断增强协商议事的感召力。
城区政协在各级报刊、媒体宣传协商议事亮点和成效,营造浓厚协商氛围。开展城区政协2022年“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优秀案例评比,并精选3个案例参加市级评选,均获评市级优秀案例。城区政协通过评优评先,选树“右江品牌”,激励基层协商议事厅创优争先,持续推动基层协商走深走实。
- 第 1 版:要闻 欢迎订阅2023年《广西政协报》《文史春秋》杂志
- 第 2 版:要闻 提效能 抓落实 聚合力——桂林市政协社会法制与民族宗教工作侧记
- 第 3 版:要闻 深耕改革“试验田” 构筑开放新高地——广西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观察
- 第 4 版:要闻 强能力 添动力 激活力——南宁市政协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