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政协报新闻中心(广西政协报创办的权威新闻综合网站)
投稿热线:0771-8802228
投稿邮箱
政协报数字报
当前位置:广西政协报首页 > 政协报数字报
2023-01-09
全区政协系统“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委员行动”工作经验交流会发言摘登
2023-01-09 | 来源:广西政协报

全区政协系统“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委员行动”工作经验交流会发言摘登


南宁市政协:

聚焦“五大行动”主动作为

助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


2022年,南宁市政协系统坚决响应自治区党委和自治区政协号召,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主动作为,“五大行动”扎实推进,工作成效显著。2022年,南宁市政协机关荣获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称号。

一是深入推进“大学习”,思想基础不断夯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纳入中心工作,高位推进,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挂牌成立学习基地15个,举办各类学习培训班20多期,培训人员近1700人,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

二是深入开展“大教育”,政治认同持续增进。强化教育引领,广泛宣传民族团结政策,打造“民族团结林”,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举办专题演讲比赛、书画摄影展等系列活动,政协委员全员参与,形成了多维立体的宣教大格局。

三是带头推进“大宣讲”,民族意识显著增强。发挥委员主体作用,成立委员宣讲团,深入机关、校园、企业、社区、村屯,开展主题宣讲活动110场次,参与人数7万多人次,不断讲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南宁故事。

四是创新开展“大协商”,服务大局更有力。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履职全过程,开展相关协商23次,以提案、社情民意信息、调研视察报告等形式参政议政,服务大局。

五是合力推动“大发展”,广泛凝聚各方力量。发挥政协委员联系广泛、智力密集优势,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和项目为王、乡村振兴等工作高度融合,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柳州市政协: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谱写新时代柳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篇章


自开展“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委员行动”以来,柳州市政协高度重视,积极响应,以柳州市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荣誉的实际出发,珍惜荣誉,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彰显了政协新担当,展现了委员新作为。

以“抓紧抓早”赢主动。及时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专门委员会各负其责的工作专班,下达《工作方案》。各县区政协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压紧压实工作责任。

启“大学习”奠基础。把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必学内容,在各专委会开展集中学习,以委员讲堂、培训班等形式,组织引导广大委员学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各县区将该项工作纳入县、区委巡察内容,落实部门和专人负责,与政协日常工作同安排、同部署。

汇“大宣讲”聚新能。利用委员联络工作站和界别委员工作室,开展委员宣讲近600场次,基层干部群众约10万人次聆听。围绕“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助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协商议政,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建设界别委员工作室15个,将“委员行动”纳入工作室日常学习内容,参与委员410多人次。

助“大协商”献实策。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市政协积极建言献策,向市委和市政府提出系列意见和建议600多条。走访联系服务企业80多家,收集反映涉及土地、融资、用工等方面问题300多个,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评价和积极采纳。

柳州市政协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与“基层协商 委员行动”结合起来,与建立界别委员工作室结合起来,与聘任新一届政协智库成员工作结合起来,与“书香政协”建设结合起来,为柳州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桂林市政协:

以“三个三”推动助力全区“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委员行动”取得显著成效


桂林市政协通过“三个率先、三个突出抓好、三个创新”推动“委员行动”取得显著成效。

一、迅速行动,以“三个率先”推动“委员行动”走在全区前列。一是率先发出倡议书。二是率先开启“委员行动”。三是率先召开经验交流会。

二、全面落实,以“三个突出抓好”推进“委员行动”有效开展。一是突出抓好“大学习”,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通过集中学习系统学。结合“书香政协”深入学。二是突出抓好“大教育”,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建成一批委员教育实践基地。广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委员宣讲”。全面唱响桂林政协好声音。在国家及自治区级媒体发稿68篇,其中在《广西政协报》头版头条刊发稿件1篇。三是突出抓好“大协商”,促进桂林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搞好委员随访调研。做好“桂在协商”工作。当好党委政府的好帮手。

三、积极探索,以“三个创新”推动“委员行动”成果转化。一是助力创新建设少数民族服务中心。成立“一中心”。创建“双网格长”“双向管理”“多部门联席会商”“社会各界参与”等“四机制”。打造“宣讲站”“服务站”“充电站”“调解站”“交流站”等“五个站”。二是创新实施“委员一线工作法”。常态化组织委员深入民族聚居地区参与矛盾调解工作,成功化解矛盾纠纷27起。三是创新建立“1+3+N”基层民族事务协商制度。



梧州市政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凝聚共识促发展


2022年以来,梧州市政协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凝聚共识促发展”主题进行统筹谋划,以“六大行动”助力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走深走实。

一是大力推动委员“大学习”行动。梧州市政协着力在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筑牢思想根基上,深刻认识和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深刻理解广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战略部署和目标任务。

二是深入开展委员“大宣讲”行动。梧州市政协主席、副主席牵头带领政协委员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委员宣讲”活动。2022年以来,市、县两级政协委员共开展宣讲390多场次,有效传递了政协的“铸共”声音。

三是积极组织委员“大随访”行动。梧州市政协创新性开展了三级委员联合随访工作,全市三级政协委员约600人次参与了委员“大随访”行动,随访单位近百个,收集问题和意见建议20余条。

四是扎实开展委员“大协商”行动。梧州市政协“协商专班”通过“1+7+N”履职平台和“协商大篷车”等形式,实地调研协商,为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强信心、聚人心、筑同心。

五是助力示范创建“大团结”行动。梧州市政协及相关专委会主动加强与党委统战部门、市民宗部门沟通协商,增强服务意识,找准定位,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引导政协委员以“主人翁”精神积极参与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

六是充分发挥非公经济组织的委员“大助力”作用。梧州市政协鼓励和引导非公企业和组织广泛吸纳各民族员工,团结各族员工致力于加快地区发展,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法律法规,团结凝聚各族员工、群众,推动梧州市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再上新台阶。



防城港市政协:

立足“海边山”  提升“形实魂”

凝心聚力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防城港市政协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政协的部署,立足“海边山”,持续在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兴边富民行动、民族事务治理4个方面发力,提升边境地区“形实魂”,促进边疆民族团结和谐,边城安宁兴旺。

一、立足“海边山”,构建民族团结进步“大宣教”格局,“委员行动”有形有感有效。突出“边海文化带”建设,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依托海洋文化、边关文化和民族文化资源,创建30多个“海边山”民族团结宣教基地。突出爱国固边,打造民族团结爱国爱边“前沿阵地”。依托边防哨所、界碑等红色资源,紧贴百公里边境线开展“百里红边”民族宣讲活动,推动“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成为各族群众共同心声。

二、打好“港澳台侨”牌,凝心聚力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发挥侨乡优势,组织委员参加“五洲筑梦”——海外华侨华人防城港联谊会大会等联谊活动,凝聚“侨”心“侨”力。联合东兴政协挖掘“侨批文化”,促进各民族精神相依。组织港澳委员参加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系列活动,力促港澳委员人心归聚,身体力行助香港战胜疫情。

三、聚焦共同富裕,开展“四个全过程民主协商”,助推兴边富民“大发展”。聚焦“边疆民族地区共同富裕”开展履职活动,建议案获得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16件(次)。聚力乡村振兴,组织乡村振兴进瑶乡活动,带动瑶乡群众共同富裕。

四、聚力稳边安边,参与基层民族事务治理,助力守好祖国南大门。政协领导班子带头到东兴等一线直接指挥战疫,引导各级委员深入边境网格开展疫情防控、边境维稳,在筑牢祖国南大门的抗疫防线中展现政协“抗疫有我”的担当。



贵港市政协:

多措并举

推动“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委员行动”走深走实


贵港市政协积极响应自治区政协号召,不断推动“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委员行动”走深走实。

一是锚定方向,把准行动“定星盘”。高位谋划推动,坚持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市政协党组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重要作用,召开党组会议、主席会议专题研究“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委员行动”工作,制定了全市行动工作计划,并作为重大事项及时向市委请示报告,争取支持。

二是找准抓手,打好行动“组合拳”。以“大团结”为主题夯实思想根基,发挥人民政协“重要阵地”“重要平台”“重要渠道”作用,宣传展示黄日葵、谭寿林、陈岸等早期贵港籍共产党人不屈斗争的感人事迹。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书画摄影展,引导广大委员和界别群众领略贵港各族儿女对党和国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新时代的礼赞。以“大协商”为助力治理民族事务,围绕“健全机制,助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民族地区 乡村振兴”等开展专题协商,组织“大协商”活动18次。

三是营造氛围,争当行动“排头兵”。全市政协系统共举办专题培训班6期,开展读书活动25场。依托市政协“一刊一网一号”平台开展主题宣传,建成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15个、同心文化载体45个,已成功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讲堂(政协专场)20期,使各族群众在潜移默化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贺州市政协:

坚持守正创新  推进联动协商

不断擦亮“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委员行动”贺州品牌


贺州市政协以助推贺州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为目标,坚持守正创新,推进跨省际政协联动协商,打造和擦亮贺州品牌。一些创新举措和做法被全国、全区主流媒体报道80余次,自治区政协组织驻桂主流媒体到贺州进行专题采访。

一、强化政治引领,用好“委员行动”“指挥棒”。坚持党建引领,突出与机关党建品牌融合落实,以政协党组、常委会引领学示范做,带动委员全面学结合干。制定“委员行动”实施计划和委员夜访等方案,立下“军令状”,深耕“责任田”,推进“清单化抓落实”。搭建教育实践基地等169个,为委员履职提供平台阵地。

二、强化宣传教育,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大舞台”。做好“结合”文章,用好用活宣传阵地和委员读书群微信群,推进“随时学”全参与。聚焦有行有效,持续推进教育实践基地领导宣讲、委员村屯宣讲、“非遗文化”“三句半”原创作品骨干宣讲,确保“百场大宣讲”走深走实。累计开展“大宣讲”667场次,受众近6万人次。聚焦有行见效,激励委员办实事好事300多件,架好各民族“三交”连心桥。

三、强化联动协商,奏响民族团结进步“协作曲”。立足三省通衢和民族聚居区实际,联合湖南永州政协围绕“十个同心”开展联动协商,打造跨省际政协联动协商共建品牌。精准建言助力东融,依托大湾区委员“一中心两工作室”平台,深化东西协作,促成京基智农等10多个项目落户贺州。将“助推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作为全会联组讨论和年度协商议题,围绕易地移民安置、加快发展民宿经济等6个专题协商议政,助推贺州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河池市政协:

发挥政协优势  突出履职创新

为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贡献力量


河池市政协扎实开展“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委员行动”,成效有“五新”。开展“大学习”活动,激发履职新活力。全市政协系统2022年开展集体学习和讨论60多次,举办11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委员讲座”,聆听人数600余人次,政协委员履职有激情。开展“大教育”活动,打造学习新阵地。全市新建15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委员教育实践基地,组织开展培训活动21次。依托“书香政协”“协商议事室”等载体,政协委员学习交流有阵地。开展“大宣讲”活动,搭建履职新平台。组织开展宣讲活动156场,参加聆听6000多人次。编纂《同心共育团结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山歌汇编》;举行“欢歌喜迎二十大 团结奋进新征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山歌赛。政协委员履职渠道有拓宽。开展“大协商”活动,贡献委员新智慧。组织开展专题协商和调研活动25次,提交提案60多件,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建箴言,献良策。市政协在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提交的《关于深化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夯实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基石的建议》被列入自治区政协重点提案,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宁高度重视并亲自督办。开展助力“大发展”活动,彰显政协新担当。2022年以来,全市有95个政协单位和委员参与招商,共引进项目(企业)102个,计划投资总额280.78亿元,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政协贡献。组织广大政协委员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累计捐款捐物2135多万元,彰显了政协委员担当。



来宾市政协:

一体推进构建“委员行动”大格局  双向发力画出民族团结同心圆


2022年以来,来宾市政协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推动广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来宾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示范市为目标,推动“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委员行动”与政协履职、与重大专项工作、与工作实际“三结合”,实现“委员行动”有形有感有效。

一、突出创新特色,精彩纷呈展现“委员行动”真风采。开展“三江行”主题读书交流活动,促进来宾市、柳州市、金秀瑶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共融共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举办主题书画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凝聚民族团结共识。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大瑶山团结公约》研究基地,引导全市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13处,为研究、宣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重要平台。

二、突出赋能聚力,双向发力成就“委员行动”好成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赋能乡村振兴、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开展“政协委员瑶山行”活动,为大瑶山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开展“千企扶千村”“桑梓之光·回馈家乡”活动,全市130家委员企业为结对帮扶村屯捐资捐物价值424.37万元。开展“贡献金点子,锻造金钥匙”活动,全市各级政协委员聚焦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提出意见建议275条,有效促进来宾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



崇左市政协:

抓好“三个强化”   凝聚共识增合力


一、强化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坚持加强党对政协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的核心带头作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政协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推进,打造“活力政协党旗红”党建品牌,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抓好“大学习”、搞好“大教育”、开展“大宣讲”、促进“大团结”活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各类会议、培训学习重要内容。联建共建学习教育培训基地9个,开展委员宣讲200多场。出台凝聚共识工作实施意见,完善委员走访制度,开展港澳委员远程协商议政活动,密切联络联系。

二、强化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积极建言资政。打造“花山在协商”议政品牌。开展以“花山在协商”为核心的各类专题协商68次。其中,崇左市政协主席王建毅主持召开2场“花山在协商”会议,专题协商解决工业企业和服务业企业反映的问题,共解决问题36个,兑现项目资金800多万元。融合“四个委员行动”。创新开展“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乡村振兴+工业振兴+优化营商环境 委员行动”,互融互嵌,同步推进。开展了48个专题调研。推动市政府出台针对性实施方案;委员牵头或参与引进1000万元以上项目16个,总投资达198.04亿元。推动全市扩种坚果12.8万亩,累计种植面积50万亩。委员开展各类公益活动600多次,捐款捐物1000多万元。搭建委员行动基层工作平台。新建和提档升级委员工作室(联络站)68个,开展学习宣讲、协商议事、调研视察、收集社情民意等活动60多场,制作专版60多版,引导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网站链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主管 · 广西政协报社主办
广西政协报社新闻网络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 0771-8802249
欢迎关注报社公众号
欢迎关注报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