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政协报新闻中心(广西政协报创办的权威新闻综合网站)
投稿热线:0771-8802228
投稿邮箱
政协报数字报
当前位置:广西政协报首页 > 政协报数字报
2023-01-15
传承保护瑶族文化 打造生态旅游品牌 ——访自治区政协委员、贺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邹红英
2023-01-15 | 来源:广西政协报

传承保护瑶族文化  打造生态旅游品牌

——访自治区政协委员、贺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邹红英

本报记者 蒋艳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出席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的自治区政协委员、贺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邹红英,围绕如何传承保护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邹红英委员说,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我国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建设30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目前,我国已批准设立的2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中,尚未有瑶族文化的生态保护区,这为创建国家级岭南瑶族文化(贺州)生态保护区迎来重要机遇。

地处南岭走廊中心地带的贺州市,有瑶族人口34.899万人,约占全国瑶族人口的10%,是全国瑶族重要聚居区和全国瑶族人口最多的设区市。全市530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中,瑶族占55%以上,全市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的4个项目均为瑶族文化代表性非遗项目,瑶族传统文化积淀深厚、资源丰富、特色鲜明。邹红英委员认为,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为创建国家级南岭瑶族文化(贺州)生态保护区上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进程中,坚持整体性保护是一项重要原则。邹红英委员介绍,为创建国家级南岭瑶族文化(贺州)生态保护区,贺州市委、政府高度重视瑶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相继出台《南岭瑶族文化(贺州)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2020—2035)《创建国家级南岭瑶族文化(贺州)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方案》等系列政策文件, 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举全市之力高位推动创建国家级南岭瑶族文化(贺州)生态保护区工作。2020年11月,建立市级南岭瑶族文化 (贺州)生态保护区;2022年3月获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设立,成为广西第9个、贺州第1个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邹红英委员认为,这一项项举措也为创建国家级南岭瑶族文化(贺州)生态保护区奠定了基础。但由于贺州是后发展欠发达地区,资金短缺是制约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和发展的重大瓶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验设施是传承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阵地,但目前贺州市没有一个大型的综合性非遗展示场馆,瑶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和魅力得不到充分的展示。此外,瑶族文化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老龄化、瑶族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开发利用也是制约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的瓶颈。

邹红英委员提出,创建文化生态保护区不仅仅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有效促进就业,更好实现文化生态保护区“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目标。她希望自治区层面支持创建国家级南岭瑶族文化(贺州)生态保护区;在结合文化保护传承、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等方面,给予贺州市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普查调研、收集整理、人员培训、项目申报等方面资金和政策倾斜和扶持;支持推荐贺州申报国家级、自治区级非遗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对文化人才培养、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和非遗工坊建设等方面给予指导和指标上的倾斜。


网站链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主管 · 广西政协报社主办
广西政协报社新闻网络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 0771-8802249
欢迎关注报社公众号
欢迎关注报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