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葆绿水青山筑牢南方生态屏障
高质量共建现代林业产业示范区
——2022年广西林业工作纪实
□ 杨智强 蒋军林 宗思扬 张 雷
广西九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仅是中亚大陆中部候鸟迁徙的主要通道,还是广西生物物种数量最多、三大植物特有现象中心之一,高等植物种类约占广西45%。
北海金海湾红树林生态保护区
2022年以来,全区林业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推进新时代林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部署,全力以赴稳增长、优生态、惠民生、促发展,全国首个现代林业产业示范区落地实施,广西成为全国第二个实施林地占补平衡、第一个实施人工商品林采伐改革试点的省区,林业改革发展继续保持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广西国有高峰林场速丰林林相
广西崇左市积极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原来的“生态绝境”化为旅游胜地。图为大新县黑水河两岸山清水秀。
广西区直国有林场高产油茶示范基地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对标对表国家林草局具体要求,印发《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推进新时代林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林业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出具体部署,提出明确要求。举办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党务干部和纪检干部培训班,集中培训学习人数500余人次。局党组成员带头深入基层林业单位宣讲21场次,各直属单位宣讲100多场次,参加学习党员群众5000余人次,在林业系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
白头叶猴被公认为世界最稀有的猴类。广西通过建立保护区等措施,白头叶猴种群数量已恢复1200多只。
广西国有林场坚持“以林为主,多元经营,以短养长,持续发展”的发展思路,逐渐形成以三大产业并驾齐驱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图为大桂山林场林下灵芝基地。
广西大桂山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內保护的鳄蜥,历史距今已有一亿九千万年,被称为“爬行界的大熊猫”。图为保护区内的鳄蜥。
——国土科学绿化行动稳步推进。大力推进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中央财政造林补贴项目、国家特殊及珍稀林木培育项目。完成义务植树8177万株。连续14年每年完成植树造林300万亩以上,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132%。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任务面积82.2万亩,总任务量同比增长123.92%。启动“珍贵树种进百城入万村”行动,项目竣工率达86.29%。指导北海市申报“国家森林城市”获准报备,实现全区创建全覆盖。
七坡林场在金鸡山林区培育的桉树和米老排混交储备林
广西森工集团高林公司新工厂顺利产出2.0mm电子线路板专用垫板
广西国有林场管护的水源涵养林,生态地位突出,被誉为珠江生命之源。图为雅长林场花坪分场生态公益林林相。
——广西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加快推进广西现代林业产业示范区建设,深入实施油茶“双千”计划,预计完成油茶新造林25万亩、低产林改造30万亩;横州市香花油茶良种亩产达到243.2斤,创全区茶油最高单产新纪录。预计生产各类苗木11亿株,苗木产值约55亿元。木材加工等产值预计超过3500亿元,林下经济产值超过1300亿元,花卉产业产值230亿元。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面积237万亩,获批复贷款274.97亿元,新增放款72.64亿元,分别是2021年同期的7倍、6倍。新认定森林旅游系列品牌基地33个。
广西河池市在大石山区通过种植核桃治理石漠化,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图为凤山县石山上的核桃林。
广西林业部门倾力打造集“苗木繁育-基地建设-精深加工”于一体的油茶特色产业链。图为广西三门江生态油茶有限责任公司全貌
——林业生态保护修复成绩斐然。石漠化土地减少率和治理成效居全国前列。完成红树林新造林3300亩、修复7620亩。全州天湖等3处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通过验收。公布第二批10处自治区重要湿地名录。全国首次实现膝柄木野外回归种植,首次攻克穿山甲子三代(第四代)人工繁育难题。落实自然保护区内权属集体和个人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提高政策,2022年土山补助36元/亩,石山补助22元/亩。在九万山等3处自然保护区开展人工林赎买试点。
广西加快实施油茶“双千”计划,图为三门江林场倾力打造的“桂之坊”山茶油产品。
广西大瑶山森林公园风光
——林草资源保护管理持续加强。深化森林督查“回头看”和案件“清零”,开展“绿网·飓风2022”专项行动,对14个设区市进行全覆盖下沉督导涉林问题排查整改,挂牌督办8起重大涉林案件;推进自治区原党政主要领导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指出202座矿山非法占用林地1.2万亩问题整改。推进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涉林问题整改,完成整改任务85%。联合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公布《广西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建立广西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厅际联席会议制度。优化“智慧林火”卫星,早期处置农事用火等1300多起,组织近340名区直林场专业森林消防队员全程参与桂林各地火灾扑救。拔除松材线虫病柳城县疫区和兴业县葵阳镇疫点,并在全国率先完成冬春疫木清理任务。
广西浦北县推行公益林下发展林下红椎菌产业,既实现了资源保护,又富裕了当地林农。图为农户喜收红椎菌。
广西加快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图为东门林场建设的澳洲大花梨核心示范区。
——林业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全面推行林长制,在全国率先出台《林长履职规范》。启动深化国有林场经营管理机制改革试点工作。启动“国家储备林林票”制度改革试点、林业碳票试点。油茶等3个险种纳入中央政策补贴范围,野生动物肇事毁损纳入森林保险责任范围。全区首笔“林权收储+融资担保”贷款成功发放。取得林业科技成果108项,编制油茶、林业碳汇等2个广西优势特色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成为全国第二个实施林地占补平衡、首个实施人工商品林采伐改革试点省区。成功举办第十二届世界木材与木制品贸易大会、第一届中国南方花卉苗木交易会等重要展会。
广西阳朔县将封山育林作为石漠化治理的重要手段,不仅留住了青山绿水,更发展起了生态特色旅游。图为山清水秀的遇龙河畔。
三门江林场龙母分场桉树大径材示范基地
——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有力实施。44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林业产业总产值预计达2550亿元,同比增长5%。共选聘续聘生态护林员6.4万人,同比增长12.7%,管护资源面积达7900多万亩,巩固和拓展20万名脱贫人口“家门口就业”。乡村振兴国家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涉林任务中的2项牵头任务、53项配合任务如期完成整改。全力支持罗城、龙胜定点帮扶工作,下达涉林资金1.48亿元,选聘续聘生态护林员7811名。
广西雅长兰科植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带叶兜兰野生居群
贵港 (覃塘) 国际绿色家居产业园
- 第 1 版:要闻 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15位委员作大会发言
- 第 2 版:要闻 永葆绿水青山筑牢南方生态屏障 高质量共建现代林业产业示范区——2022年广西林业工作纪实
- 第 3 版:要闻 践行“四个全过程民主协商” 唱响政协“好商音” ——2022年防城港市政协履职工作巡礼
- 第 4 版:要闻 齐心绘就八桂绿色发展壮美画卷 ——出席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的政协委员聚焦绿色发展建言资政
- 第 5 版:要闻 踔厉奋发写担当 勇毅前行开新局—工行广西分行全力支持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
- 第 6 版:要闻 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 2022年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工作展示
- 第 7 版:要闻 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大会发言摘登(一)
- 第 8 版:要闻 聚“四力”促“四稳” 全方位推进广西福彩事业转型高质量发展
- 第 9 版:要闻 凝聚力量 团结奋斗 扎实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 第 10 版:要闻 奋力开创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新局面
- 第 11 版:要闻 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大会发言摘登(二)
- 第 12 版:要闻 良庆区:创新拼搏奋斗路 破茧化蝶建新城
- 第 13 版:要闻 聚力打造千亿元产业园区 助力再造一个工业梧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