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祝贺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一次 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隆重召开
聚力打造千亿元产业园区 助力再造一个工业梧州
项目支撑,点燃引擎——亚洲单线产能最大的再生瓶级聚酯切片生产线、国内规模最大的管桩用端板制造商、华南地区最大的铅酸蓄电池生产基地等落户园区。
建链强链,产业集聚——园区形成九大循环经济全产业链条,打造“废料—再生资源产品—再制造”封闭循环模式,在国内形成发展循环经济“梧州模式”。
梧州港藤县港区赤水港码头一期
做大做强,惊鸿巨变——园区先后荣获国家进口废物“圈区管理”示范园区、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全国再生资源优秀园区、国家级绿色园区、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等6个高含金量国字号绿色品牌,港产联动、产城融合迈出新步伐。
汗水写诗篇,蓝图变实景。成绩背后,是攻坚克难、苦干实干的奋斗足迹。梧州临港经济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和梧州市委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服务中心大局,大力培育产业集群、打造优良产业生态、塑造绿色发展优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将党建工作与园区发展深度融合、互促共进,推动园区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产城融合渐入佳境,书写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区位优势创造发展机遇
走进广西西江临港赤水港务有限公司,只见江面波光粼粼,一排排货船停靠在泊位上装货卸货,码头上集装箱吊机、散货传送带紧张运转,把货物装载上船。在园区的进港大道,一辆辆满载的货车正忙碌的往返于国道、赤水铁路货场、码头之间,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
在梧州港藤县港区赤水作业区,在正在运营的赤水港码头一期下游,由梧州临港经济区投资建设的赤水港码头二期正在进行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预计近期可实现试运营。赤水港码头二期的2个3000吨级泊位投入运营后,将有力的缓解赤水港码头一期的货物吞吐压力,更多的货物可通过赤水作业区中转,可有效的为入园企业降低货物运输成本。
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
近年来,梧州临港经济区按照梧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以梧州港赤水作业区、洛湛铁路孔良站为依托,大力发展水运、公路、铁路等多式联运,进一步完善对接大湾区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成、在建、正在报批2000—3000吨码头泊位21个,建成后港口年通过能力2400多万吨,构建“水公铁”多式联运体系,打造珠江—西江门户枢纽港、亿吨级内河大港、现代物流集聚区;梧州港赤水圩作业区2018年6月通过海关总署总验收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洛湛铁路、南广高铁从园区穿过,园区内设洛湛铁路孔良站,建成赤水作业区铁路专用线;桂梧、广梧、南梧、贵梧及环城高速公路等路网构建“一环六横五纵”高速公路网;广西最大的天然气能源输送管道西气东输二线广南支干线镶嵌园区边沿;梧州西江机场座落在园区内;是珠江—西江经济带上集“铁路、水运、高速公路、航空港、输气管道”五维交通运输方式于一体及开放口岸的产业经济区,也是国内不可多得具备了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优势的园区。
区位优则产业聚,除了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外,梧州临港经济区还通过“以产促城”“以城兴产”的相互促进过程,不断推动园区与藤县、龙圩区在空间上的统筹协调和合理布局,提升园区的产业支撑功能和综合配套服务能力,形成园区与周边产城一体、良性互动、职住平衡、融合发展的新格局,为产业聚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产业集聚夯实发展基础
走在梧州临港经济区,一个个项目推进高歌猛进,一家家企业发展热火朝天,升腾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如虹气势,让人真切感受到园区加速崛起的蓬勃活力。
产业是园区发展的根本,梧州临港经济区坚持把产业项目作为推动发展的“牛鼻子”,积极抓住RCEP、与粤港澳大湾区共融带来的发展新机遇,着力“引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积极打造精准招商平台,构建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全力推动领航企业做优做强,成功打造绿色循环产业体系,实现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
坐落于梧州临港经济区的龙圩区第一实验小学再生园校区
近年来,根据梧州市委、市政府有关部署,园区重点发展再生资源、高端金属新材料、现代物流等主导产业,吸引了亚洲规模最大的单体线材生产企业迁安九江公司、国内生产规模最大的再生铜冶炼项目的金升公司、中国规模最大的管桩用端板制造商的毅马集团、华南地区最大的铅酸蓄电池生产基地的骆驼集团等一批龙头企业入驻。目前园区已有规上企业43家,2022年,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广西民营企业前100强4家、2022年广西民营企业制造业前100强6家、广西工业龙头企业2家。同时,园区坚持“项目为王”理念,集中力量加快推进32个产业项目和19个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园区重大产业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企业强则产业强。如今,园区实现了160万吨再生铜、150万吨再生铝、165万吨再生铅、10万吨再生锌等产能规模总量超560万吨的再生资源产业集聚,形成了再生铜、再生铝、再生锌铅、再生不锈钢、再生塑料、再制造等九大循环经济全产业链条,打造了“废料—再生资源产品—再制造”的封闭循环模式,真正做到全产业链“吃干榨净升级”,实现经济绿色转型。园区高质量发展成效更显、成色更足,得到国家层面的高度认可,先后荣获了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国家级绿色园区、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国家进口废物“圈区管理”园区、全国再生资源优秀园区等6个含金量高的国字号绿色品牌。
科技创新增添绿色活力
2021年,自治区政府出台《关于支持梧州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从产业发展、回收体系、用地林地、能耗指标、财政、金融等10个方面给予专项政策支持,进一步推动循环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园区加快打造全国循环经济先进示范提供了有力支持,在全国进一步形成产业竞争优势。
梧州金升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再生铜生产车间
作为我国唯一在园区内形成全产业链闭路循环、资源量超500万吨的国家级循环经济产业园,绿色已成为梧州临港经济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看园区——为了实现对园区周边环境的有效把控,梧州临港经济区循环片区实行“圈区化”管理,形成水、能源、固体废物等资源一体化管理体系,配套建设东、西两座污水处理厂以及污水深度净化处理系统,建成年处理500万吨工业固体废物产业化建设项目(一期),可实现年处理工业废渣150万吨,固废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看企业——2011年进驻梧州临港经济区的梧州市鸿图精密压铸有限公司,紧跟园区发展步伐,持续技改创新,企业的铝合金精密压铸及精密模具制造实现由粗放低端型向高端精密领域飞越。近年来,园区积极到企业开展技改有关政策宣传,引导企业不断加大技改投入,加速科技创新,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工业新旧动能转换步伐,目前,鸿图、毅马、浔江等30多个技改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完成技改投资近81亿元。
骆驼华南蓄电池有限公司生产产品车间
乘东风而奋起,驭大势而作为。从园区到企业,绿色发展理念都根植于心、见之于行。绿色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近十年来,园区大力搭建技术创新平台,在产业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建设了广西资源循环技术与装备产业研究院、梧州再制造科技企业孵化器、梧州再生资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八大创新服务平台,实现产业资源共享,满足产业研发及工程化、产业化需要。同时,园区还全力扶持企业技术创新、培育创新创业主体,截至目前,已有高新技术企业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1家、广西企业技术中心2个、广西技术研究中心1个、自治区品牌培育试点企业2家、注册商标商品8个,制定2项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行业标准并填补国内领域的空白,入园企业累计申报国家专利超100多项,科创实力大幅提升、绿色活力全面激发。
红色引擎带来强劲动能
“2019年,我们进驻园区前就已感受到管委会的贴心服务。3年多过去了,园区服务企业越来越精准高效,我们的项目也加速推进,企业发展迈上‘快车道’,成功在粤港澳大湾区打开市场。”每每说起园区的企业服务,梧州市城投晟昊杭萧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仕勇都会竖起大拇指,为园区服务点赞。
多年来,梧州临港经济区坚持将党建工作与园区发展深度融合、互促共进,推动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从推行“党员淬炼线”“专班蹲点”“走帮服”“半天响应”工作法等机制、品牌,到创新打造“惠企服务直通车”、“全周期惠企服务制”等党建新品牌,变的是园区不断迭代的服务标准、不断增强的服务能力,不变的是园区服务企业的初心。
梧州市城投晟昊杭萧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工人正在焊接钢构件
如今,红色引擎已成为梧州临港经济区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力抓手。园区依托“全周期惠企服务制”党建品牌,做到服务企业“一企一策”、服务项目“一项目一方案”,打通部门、园区联系服务企业、项目的“最后一公里”,为企业、项目提供“事前介入、事中服务、事后跟踪”全程服务,做到“随叫随到、不叫不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的四到服务,形成更完整、更全面、更精准的服务链条,服务效能大幅提升。此外,园区还不断加强党建引领带动作用,切实加强园区党组织的建设,助力园区企业经济发展和党的建设工作“齐步走”,为园区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在“红色动能”引领下,园区已撬动超600多亿资金进园投资,注册企业230多家,项目180多个,逐步发展成为一个规划合理、优势突出、产业集聚、前景广阔的重要产业平台。2021年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超过413亿元,同比增长27%,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5%,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37.25%,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4.6%,新签约项目投资总额同比增长33.23%,多项主要经济指标排于梧州市前列。
站在新起点,梧州临港经济区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保持开拓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迈开加速发展的坚实步伐,坚决扛起“再造一个工业梧州”的光荣使命,以打造千亿元产业园区为目标,致力于将临港建设成为梧州市工业振兴的“台柱子”、西江内河亿吨大港的核心区、梧州港多式联运的主阵地,推动以港促产、以产兴港、港产联动发展迈上新台阶,助力梧州加快创建国家级开发区,为打造“一极三城”建设“四个梧州”贡献更多的临港力量。
- 第 1 版:要闻 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15位委员作大会发言
- 第 2 版:要闻 永葆绿水青山筑牢南方生态屏障 高质量共建现代林业产业示范区——2022年广西林业工作纪实
- 第 3 版:要闻 践行“四个全过程民主协商” 唱响政协“好商音” ——2022年防城港市政协履职工作巡礼
- 第 4 版:要闻 齐心绘就八桂绿色发展壮美画卷 ——出席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的政协委员聚焦绿色发展建言资政
- 第 5 版:要闻 踔厉奋发写担当 勇毅前行开新局—工行广西分行全力支持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
- 第 6 版:要闻 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 2022年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工作展示
- 第 7 版:要闻 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大会发言摘登(一)
- 第 8 版:要闻 聚“四力”促“四稳” 全方位推进广西福彩事业转型高质量发展
- 第 9 版:要闻 凝聚力量 团结奋斗 扎实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 第 10 版:要闻 奋力开创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新局面
- 第 11 版:要闻 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大会发言摘登(二)
- 第 12 版:要闻 良庆区:创新拼搏奋斗路 破茧化蝶建新城
- 第 13 版:要闻 聚力打造千亿元产业园区 助力再造一个工业梧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