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在政协第十三届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
(2023年1月11日)
钱学明
各位委员:
我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十二届政协提案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五年提案总体情况
提案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是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载体,是促进党委政府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手段。十二届政协期间,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专门委员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共十九大、二十大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运用提案履行职能。十二届政协共收到提案3239件,经审查立案2471件。立案提案中,委员提案1864件,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有关人民团体、政协各专委会和界别集体提案607件。各提案承办单位认真办理,积极采纳落实建议,提案办复率为100%,委员反馈满意率为99.8%。自治区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提案办理工作,对72件重点提案和12篇重点提案调研报告作出批示,并通过带队调研、协商座谈等形式督办重点提案。
(一)紧扣重大发展战略,助推我区经济建设
五年来,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专门委员会围绕我区“十三五”规划、“十四五”规划的重点工作和重点任务,聚焦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等重大战略部署,通过提案积极建言献策。关于推进面向东盟金融开放门户建设、构建面向东盟跨境产业链、加快广西与东盟国家港口合作等提案得到采纳,助推了中国—东盟经贸中心建设,推进构建了“4+N”跨区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推动建成了全国首个海铁联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北部湾港集装箱航线基本实现了东盟国家主要港口全覆盖。关于加快海洋经济发展、补齐海洋科技创新短板、建设现代海洋牧场等提案得到落实,自治区成立了海洋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向海经济推动海洋强区建设的意见》,建设了一批涉海科技创新平台。关于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发挥头部企业带动作用、加快传统制造业智能化升级等提案,为推动工业强桂战略深入实施发挥了积极作用,2019年以来全区推进“双百双新”项目765个,支持2200家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实施千企科技创新工程,促进传统产业“二次创业”。
(二)围绕营造风清气正政务环境,推进我区政治建设
五年来,政协提案持续关注行政体制改革、完善政府治理体系、推进法治广西建设等问题。关于加快审批制度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等建议得到采纳,有关部门大力推进政务服务“全链通办”,532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现“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与19省80市实现220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关于坚持“四个精准”为担当实干者撑腰鼓劲、切实解决“新官不理旧账”问题等提案,推动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和纪委监委制定《容错纠错办法(试行)》,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下发通知集中整治“新官不理旧账”等政务失信行为。关于强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大力推进我区法治扶贫等提案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组织开展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行动,探索推广“抓系统、系统抓”模式,构建起高效的联动监管体系。
(三)聚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促进我区文化建设
五年来,委员们围绕保护传承民族文化、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进我区精神文明建设等问题献计献策。关于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等提案,自治区有关部门积极采纳落实,投入4.5亿元建设1800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将1.5万多个实体农家书屋升级为数字农家书屋,加快广西(南宁)国际旅游商品集散中心建设,加大对壮侗苗瑶等民族旅游商品的品牌宣传和培育。关于发展红色文化旅游、加强红色文化遗产保护等提案,推动自治区出台了《“十四五”红色旅游发展规划》和《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条例》,有5条红色旅游线路入选了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百色起义、湘江战役等重大历史事件列入了地方教材内容。关于深化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文旅融合助推民族团结进步等提案,推动我区着力打造民族文化节庆品牌,持续提升“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文化旅游消费品牌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组织实施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学校建设工程,全区156所中小学校开展了民族文化特色办学。
(四)关注民生改善和乡村振兴,推动我区社会建设
五年来,政协提案针对教育发展、医疗卫生、社会保障、脱贫攻坚、兴边富民等广大群众普遍关注的社会和民生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关于加大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力度、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和管理等提案得到采纳,自治区印发相关实施方案,安排专项资金,全区深度贫困行政村20户以上自然村(屯)全部通砂石路或水泥路,贫困地区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83%。关于加快构建边境治理体系、促进兴边富民政策实施等提案得到落实,自治区印发了“十四五”促进边境地区发展实施方案,编制了贯彻落实《“十四五”固边兴边富民行动规划》实施意见。关于科学合理设定低收入人群认定标准、做好因病因老返贫致贫对象低保兜底保障工作等提案,推动民政部门印发通知,明确规定对退出低保、特困供养的对象,符合低保边缘家庭或支出型困难家庭认定条件的,可直接转入这两类家庭认定程序,并将城市低保和农村低保的平均标准每人每月提高了20元。关于完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系统、加大“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项目建设等提案,推动医卫部门建立完善覆盖全区159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信息系统,制定印发《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医疗服务项目》,覆盖医疗康复、疾病检查等1.3万个医疗服务项目。
(五)建言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助力我区生态文明建设
五年来,委员们聚焦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出具有参考价值的思路和举措。关于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积极推行农村垃圾分类等提案,推进我区全面启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所有设区市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有关部门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列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并制定了政府购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服务试点方案。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法治保障、强化工矿企业危险废物处置管理等提案,推动我区建立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强化环保、公安、检察院、法院、交通、海事等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严厉打击排放危险废物违法行为。关于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前期工作、创新引领广西工业转型升级等提案,推动自治区制定《关于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广西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部署全区开展“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出台六大高能耗行业节能技改方案,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
二、提案工作发展与创新
十二届政协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案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质量、讲求实效”的提案工作方针,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提案工作呈现出常做常新、活跃有序的良好局面。
(一)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把牢提案工作正确方向
这五年,是政治引领的五年。我们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建立健全提案委员会全体会议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准确把握提案工作在人民政协这一政治组织和政治协商重要机构中的性质定位,旗帜鲜明地树立政治导向,强化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坚持在政协党组领导下谋划和推进提案工作,将政治意识、政治站位、政治要求贯穿于提案工作全过程,力求提案提出体现政治立场、提案审查严守政治标准、提案办理彰显政治效果、提案督办展现政治责任。引导政协委员和政协各参加单位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深入调研,积极撰写提案,把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贯穿于提案的提交、审查、交办、办理、督查和成果转化各个环节。
(二)谋大局抓大事,通过重点提案推动我区高质量发展
这五年,是服务大局的五年。我们坚持高站位谋事、善谋未成之事,把争取全国政协重点提案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每年围绕我区重大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问题,认真选题,深入调研,形成高质量的提案,由住桂全国政协委员提交全国政协全体会议。经过我们的精心谋划和持续推动,本届政协连续5年共有9件提案入选全国政协重点提案。《关于“十四五”加强巩固我国西部地区脱贫成果的提案》由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亲自带队赴甘肃省开展督办调研,并召开重点提案督办协商会。全国政协主要领导率队以调研形式督办重点提案,在全国政协历史上是首次;将实地调研与现场协商相结合,在全国政协历史上也是首次。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宁亲自点题的《关于建议设立岩溶国家公园的提案》、时任自治区政协主席蓝天立作为第一提案人提交的《关于推进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建设的提案》均由全国政协副主席马飚带队到广西督办调研,并在南宁召开督办调研座谈会。通过全国政协重点提案督办,有力助推了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推进了平陆运河、黄桶至百色铁路、北部湾国际门户港、中国—东盟信息港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至此,连续11年都有事关广西发展大局的提案列为全国政协重点提案,为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得到了全国政协和自治区党政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
(三)强化质量意识和协商意识,切实提高提案工作成效
这五年,是提质增效的五年。我们坚持质量导向,树立精品意识,推动提案办理更加务实、沟通协商更加经常、成果落实更加显著。一是持续开展“提案质量年”活动,每年全会前向党政部门征集提案线索和素材印发给全体委员,引导委员有针对性地撰写高质量提案;提案审查由“三审”制改为“五审”制,从源头严把提案质量关;严格立案标准,加大转信、并案、撤案力度,努力实现提质减量的目标;建立提案质量评优机制,以提案建议采纳率作为评优标准,克服了以往高满意度、低采纳率的状况。二是健全完善多主体、多层次、全方位的“六位一体”提案办理协商机制,召开专题提案办理协商会、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开展提案办理基层协商、民生提案办理“二次协商”,5年来共举办各类提案办理协商会167场。三是探索开展“四方民主评议”,提案委员会、提案者、承办单位、社会各界代表组成民主评议组,对提案质量、办理质量、服务质量互相进行评议,推动提、立、办、督各环节工作相互衔接、相互促进。我们的提案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先后在2018年全国政协第七次提案工作座谈会和2020年全国地方政协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作了经验介绍,2019年《人民日报内参》刊发《广西政协如何做好提案工作》的报道,在全国政协系统产生了较大影响。 (下转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