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特色产业成为乡村振兴助推器
——昭平县政协委员发展金线莲产业小记
□ 本报记者 黄 骏 通讯员 刘学科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一名企业家,在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要不忘初心,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带动更多的群众脱贫致富……”3月28日,昭平县政协委员、采山花特色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韦达在自治区党委统战部举办的“深圳大学—广西民营企业高级人才提升班”中,与学员们分享了自己发展林下种植金线莲中药材,带动众多村民脱贫致富的做法和经验。
“北有冬虫夏草,南有金线莲。”据韦达委员介绍,金线莲素有“药王”美称,是极为稀有的野生山珍极品,药用价值很高,市场前景广阔。昭平县地处广西东部、桂江中游,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广西四大林业县之一,也是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广西首批绿化模范县。辖区内丘陵和中低山坡地占到了县域土地面积的95%,森林覆盖率87.6%,在气候和降雨量方面,拥有林下种植金线莲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随着中医和传统养生理念的回归,林下中药材种植也在火热发展中。从2016年开始,韦达潜心研究,摸索金线莲如何在林下种植,并多次远赴福建、江西等地考察学习,虚心向业内专家和学者学习,向当地中药材种植能手请教取经。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不断摸索、总结经验和学习改进,并经过多年种植摸索,韦达终于探索出了一套符合昭平县当地实际的仿野生金线莲种苗培育、种植和科学加工方法。
为了使金线莲产业能够惠及农民群众,韦达成立了昭平县采山花特色农业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从小面积小规模的种植,发展到建立育苗基地,从开始的几亩逐步扩大到几十亩,甚至上百亩,金线莲产业逐渐走向规模化。
目前,公司建有大棚种植基地38亩,林下种植100多亩,与100多户农户签订了种植与收购合作协议,让农户通过流转土地得到租金,在种植基地打工得到薪金,在参与经营中增加收入,从而带动了本地及周边村屯30户村民,大家齐心协力发展金线莲产业,实现利益共享,带动群众实现脱贫致富。
有投入就有回报,2021年公司的金线莲产值达600多万元,韦达成为发展林下经济特色产业的致富带头人,开辟了一条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新路子。
林下种植金线莲的成功,得到了当地有关部门的认可和重视。2021年10月,昭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广西药用植物园、广西标准化协会找到韦达,商谈林下种植金线莲的项目立项与合作事宜,公司与这些部门联合起草《金线莲栽培技术规程》,确定并规范了种植技术标准,这一广西地方标准,获得广西市场监督管理局立项,填补了全区林下种植金线莲技术标准的空白。
为了拓宽金线莲产业链,公司还结合当地鹧鸪养殖产业,推出了“金线莲鹧鸪即食食品”,下一步还将推出“金线莲面膜”“金线莲牙膏”等产品。韦达打造的金线莲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多产业联合体,发展成为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动力,其公司也成为集“金线莲培育种植、加工销售、科研和文化传播”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企业。
2022年10月1日,韦达的金线莲产业基地被科技部、教育部、广西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联合授予“采山花金线莲产业示范基地”,成为广西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金线莲产业已经成为昭平县带动村民致富奔小康的“黄金叶”,也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一大动力。下一步如何做大做强金线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韦达表示,除了继续扩大林下种植生产规模,规范保护产品,促进金线莲产业规范化、标准化良性发展外,最重要的是强化品牌意识,提升昭平金线莲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持续推动昭平县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
- 第 1 版:要闻 孙大伟赴贺州梧州桂林市调研时强调 察实情献良策 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第 2 版:要闻 建平台 聚合力 展作为——河池市政协开展“乡村振兴 委员行动”侧记
- 第 3 版:要闻 我区全面推进清廉机关建设,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政之要在勤廉
- 第 4 版:要闻 我国数字社会建设推动优质服务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