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省际政协互动共建 助推基层治理
——以富川瑶族自治县政协为例
□ 唐先秋
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地处桂东北,全县有7个乡镇27个村委133个自然村与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江永县接壤,相邻乡村自古以来就是山水相依、民情相近、文化相通、经济相融的瑶汉民族聚居地区。
湖南永州广西贺州政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跨省际区域联动协商共建活动在湖广同心村举办
如何使搬不走的“近邻”成为携手奋进的“好友”?近年来,富川瑶族自治县政协积极探索新时代政协工作跨区域协作融合模式,以“六联六促”为抓手,搭建省际边界互联互通、互鉴互进的交流协作平台,壮大省际政协“朋友圈”,打造基层政协工作由县域协商向跨区域协商延伸的“升级版”,有力助推了湘桂边界地区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工作。
湘桂两市三县政协领导为省际边界委员石余联络站揭牌
站点联建,共促引领
为了更好地践行“协商于民、协商为民”要求,2022年以来,富川瑶族自治县政协以建设基层委员联络站为切入点,成立领导小组,制订工作方案,在湘桂边界的朝东、白沙、新华等乡镇有序推进站点联建。县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多次带队到湖南江永、江华县政协协商交流,就省际边界委员联络站具体建设方案谋求共识;在此基础上,三县政协分别向地方同级党委请示汇报,争取支持,在上级政协的精心指导下,签订共建协议,以点带面启动建设。联络站严格按照有人员配备、有办公场所、有设备设施、有标识标牌、有制度上墙、有履职档案、有工作经费、有成果展示的“八有”标准进行建设。人员架构由三县政协分管副主席担任召集人,政协联谊委室负责人担任联络人,三县边界地区相关乡镇党委统战委员担任驻站负责人,驻站委员由所在乡镇的政协委员组成。与此同时,三县政协党组还在省际边界联络站点所在乡镇、村委党组织指导创建联合党支部,各明确1名党建共建联络员,湘桂边界相邻乡镇、村两级互设联络员,打破区域界限和领域壁垒,统筹各方党建资源,实施党组织联建,交流党建文化,共享党建经验,从而确保了政协党组织全覆盖。
湘桂两市三县政协举行双方签约仪式
活动联办,共促团结
富川瑶族自治县白沙镇坪江村、朝东镇石余村两个湘桂边界政协委员联络站建成后,通过建章立制,规范运作,采取轮流坐庄方式,由湘桂双方召集人牵头,共同协商开展各项活动,明确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农旅融合、综治维稳、民族团结等内容主题。近一年来,三县政协组织界别委员在委员联络站开展读书分享、书画交流等各类主题活动20多场次;新华乡湖广同心村是一个“两省辖一村”“一屋有两籍”的瑶族聚居村,现有湖南籍村民26户120人,广西籍村民48户236人。2022年以来,富川、江华两县政协在该村开展省际建强一个民族团结联合党支部、打造一个民族团结同心广场、种植一批民族组团结同心树、建设一条民族团结同心路、打造一间民族团结“石榴籽”调解室、打造一个民族团结同心村产业基地、组建一支民族团结群众表演队、开展政协民族团结同心走访交流系列活动、打造一条民族团结同心巷、举办民族团结通信产业系列培训班等“十个同心”活动,并成功承办了贺州、永州两市政协“省际联动促发展 石榴花开润瑶寨”协商共建活动,社会反响良好,相关工作在自治区政协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上作交流发言。
湘桂两市三县政协委员开展书画联谊交流
资源联营,共促发展
三县政协从政协事业发展需要及站点驻地群众的期望出发,以省际边界联络站作为开展委员活动的主阵地,紧盯民生热点、难点、堵点问题,开展平等对话、民主协商,赋能省际区域发展互促共进,切实发挥了党委政府“好帮手”、群众“连心桥”、委员履职“新平台”的作用。如富川瑶族自治县政协积极推动朝东、新华、石家等乡镇会同湖南相邻乡镇,对无争议边界乡镇、村寨的自然资源和公共服务场所、设施,以共同使用、开发利用为原则,实现资源使用最大化。委员联络站在新华乡湖广同心村引导村民成立特色经济作物合作社,共同开发存在边界权属争议、长期闲置的500亩山场,发展中草药种植,收益双方共享,带动74户群众增收致富。目前,该村共种植中药材1800亩、三华李500亩、脐橙300亩,产业发展势头喜人。
湘桂两市政协召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跨省际区域联动协商共建活动协商会
产业联动,共促增收
三县政协积极探索推行在政策、资金、项目等资源要素向边界优势特色产业聚集,推动边界村寨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加快实现边界区域产业一体化布局。以驻站委员为主力军,突出乡村产业振兴和公共服务提升效应,组织村民群众和有关部门开展专题协商,就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开发、社会事业共建共融等方面建言献策,为深化推动共同富裕实践集思广益。在三县政协创立的“新型帮共体”的示范带动下,石余、坪江两个省际边界委员联络站所在地和周边乡镇都在加快项目落地、农村土地流转、入企就业、家庭经营等方面实现了增收共富。
湘桂两市两县领导视察同心路修建情况
文旅联创,共促繁荣
为了增强边界群众对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宿感,促进文化互通、民风互育,三县政协组织相关文旅部门,联合挖掘区域传统文化资源,常态化开展文化体育旅游交往交流交融,围绕找准核心驱动力,为文旅融合过程中旅游主题、产业发展、人才要素等难点问题“把脉问诊”。如富川瑶族自治县政协会同江永县政协充分协商,助推打造湘桂边界地区秀水—岔山—福溪—兰溪—上甘棠的乡村旅游精品路线,致力探索具有湘桂省际边界少数民族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在白沙镇资源枯竭型矿区,协商助推解决与江华瑶族自治县河路口镇“插花地”问题,促进300亩“旱改水”项目顺利建成,其高山梯田已成为当地网红景点;在坪江村修旧如旧开发利用“知青围屋”,加快了边界乡村文旅融合,进一步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
省际民族团结同心产业系列技术培训
治理联商,共促平安
三县政协积极探索“政协+基层治理”跨界治理模式,充分发挥省际边界委员联络站的优势作用,把协商平台由高楼大厦搬到边界乡村的田间地头,用“会协商”的生动实践回答时代“新命题”,形成了三县群众关注、支持和参与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工作的良好氛围,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规范化、程序化。每次协商议事活动甫一结束,委员联络站即及时向上级党组织和有关部门通报协商成果,推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如富川朝东镇岔山村与江永桃川镇绿碧岭自然村因历史原因,交界山场长期存在土地纠纷,双方一度争执不下,互不相让。2022年9月,在双方县政协、有关部门和乡镇驻站委员共同调解下,双方村民群众达成一致意见,搁置争议,统一开发,利益共享。又如,在湖广同心村,曾有一段数百米长的“断头路”长期没有修通硬化,影响了村民生产生活,经两县政协积极推动,委员联络站多次组织开展协商,最终达成协议,由富川瑶族自治县落实项目资金50多万元,江华瑶族自治县负责解决土地补偿问题,使昔日的“断头路”变成了如今村民常挂在嘴边的“同心路”。
作者系富川瑶族自治县政协主席、党组书记
- 第 1 版:要闻 让“邕车”拥抱RCEP区域市场——南宁市政协围绕“打造面向RCEP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协商议政
- 第 2 版:要闻 凝聚寿乡高质量发展大合力——巴马瑶族自治县政协扎实推进大团结大联合工作侧记
- 第 3 版:要闻 赋能高质量履职 助力高质量发展——来宾市兴宾区政协推动工作创新的实践探索
- 第 4 版:要闻 探索省际政协互动共建 助推基层治理——以富川瑶族自治县政协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