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冠军背后的无名英雄
——记广西高层次人才张尔中
□ 恒 风
张尔中曾担任民革广西区委工交支部主委、邕江大学董事会秘书长,是我国一流的体育理论专家。他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善于利用流体力学、光电学等多学科知识,对多项体育运动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综合研究,提出科学合理的运动技术,推动竞技体育不断攀登高峰。他发表过几百篇体育论文,其中有6篇为世界知名论文库收录,有几十篇成为经典论文,收录在全国重要会议论文库和博士学位论文库、硕士学位论文库。他说,我们这个时代是创新的时代,只有创新的东西,才有生命力。科技创新造出载人飞船,把古人嫦娥奔月的梦想变成了现实。每个中国人都心怀“中国梦”,不断地创新,才能推动整个社会不断进步、不断发展。
张尔中今年76岁,在柳州出生,由于父亲是西南铁路工程局的高级工程师,工作流动性大,他从小就跟随父亲到不同的地方生活,在桂林、广州、贵阳、成都等地就读中小学。1965年,他在成都考入北航。大学期间,他经常利用节假日到北京体院向世界冠军韦晴光的老师罗二强学习乒乓球技术,也经常向我国乒乓球界元老、原国家乒乓球队教练、我国第一位乒乓球世界冠军容国团的教练冯国浩请教。20世纪80年代初,张尔中与广西乒乓球男队主教练林康胜以及罗二强等人一道,共同钻研近台快攻对付弧圈球的技术,协助罗二强培养出我国第一个乒乓球奥运冠军韦晴光。与此同时,他还与已经调到广州体院的冯国浩一起研究广东省乒乓球世界冠军江嘉良的技术动作。他集思广益,撰写了至今仍在全国体育界深有影响的重量级论文《用力学分析快攻对付弧圈球的技术》,此论文入选1983年第一届全国运动学术会论文选集。这是新中国成立30多年后召开的第一次体育学术盛会,每个运动项目仅能有一篇论文入选,此论文是全国乒乓球界唯一入选的论文,也是广西唯一入选的体育论文。此后,该论文被《体育科学》全文发表,这是广西体育界首次在全国最高体育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之后,他受广州体院冯国浩邀请前往广州体院讲学。全国乒乓球协会主办的《乒乓信息》创刊号请他撰写了《乒乓球短距离击球技术研究》。他的乒乓球论文发表在《中国体育科技》《乒乓世界》等全国多家体育刊物上。他在中国空气动力学研究会主办的《气动动态》上发表《利用空气动力学创新乒乓球技术》一文,影响深远。此外,他对乒乓球之外的其他运动项目也深有研究,与原广西田径队女队主教练冯振仁合作撰写了《田径运动员短跑技术研究》一文;与原男队主教练冯志华研究短跑运动员步频与步幅的最佳比例;与原广西蹼泳队主教练卢永德合作撰写了蹼泳科学选才与科学训练的两篇论文,并配合卢永德指导广西蹼泳运动员梁军、李峰等人获得17人次世界冠军。卢永德成为广西首任总教练,还担任过国家队教练。张尔中以流体力学知识撰写的投标枪的合理出手角度约39度论文,至今仍被全国重点体育院校引用推广。
张尔中的体育理论水平是广西拔尖的,全国一流的,他在社会科学方面水平也是广西一流的,主笔或参与写作的3本书籍获广西社科类一、二、三等奖。他还指导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大力开展科研活动,促进科研、教学双丰收。张尔中虽然已年近八旬,仍然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努力做到“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为广西发展多作贡献。
- 第 1 版:要闻 自主创新铸重器——柳州市政协协商建言“加快柳工智能国际工业园建设”
- 第 2 版:要闻 “旅游热”效应下的政协力量——凌云县政协助力旅游业发展侧记
- 第 3 版:要闻 不走“寻常路” 一生只为“谷”——赵治海团队突破谷子育种世纪难题,带领“杂交谷子”走向世界
- 第 4 版:要闻 中国“双碳”目标引领储能行业加速布局助力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