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政协报新闻中心(广西政协报创办的权威新闻综合网站)
投稿热线:0771-8802228
投稿邮箱
政协报数字报
当前位置:广西政协报首页 > 政协报数字报
2023-07-27
器物风华
2023-07-27 | 来源:

器物风华


有些东西,只要缘分尽了,再心爱的东西也会从你眼前毁掉。这不,洗紫砂壶的时候,手一滑,它就掉在地上摔了个粉碎。心疼之余,便打开柜子,再拿出一个自己的珍藏,泡上一壶,以弥补失去心爱之物的缺憾。

这时候,我猛然间发现,自己竟珍藏了不少自己喜欢的茶器,各种材质的都有,还有它们的造型,每一件都凝聚着匠人的岁月光华,带着灵气和人间烟火的味道。

猛然的,我的思绪便被这些器物吸引住了。是啊!不知不觉,每个人的屋子里都云集了好多随手可用的各种器物。比如:陶器、瓷器、电器、木器、玻璃器……细细想来,作为自然人,每时每刻与这么多普通的器物相伴,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它们隐居在凡常的日子里,每一件器物背后都有一片精神领地,它不仅是物质化的呈现,更重要的,它包含了一个匠人的创造和对人生品质的不懈追求,在人与器物、人与人之间达成更多的相互敬仰、尊敬和爱戴,让生活变得更美。

这样一来,我便联想到我们的日常,与好多器物的相遇不能不说是一种宿命,不管是粗陋的,还是精致的,都集中体现了老百姓正常的生活和人生态度。换句话说,就是每个人都有意无意的追求一种“器物精神。”

也是,在我们这个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度,最能体现“器物风华”的就数瓷器了,一直以来,西方人都把瓷器称作中国,这不是普通的叫法,它实际上是一种骄傲。其实,在瓷器出现以前,古人已经使用过陶钵、竹筒或瓦罐,也使用过青铜器,但历史的车轮丝毫没有影响古人对艺术化的生活孜孜的追求,于是,便研发烧制出美轮美奂的瓷器,并以其精细表现出它内在的优雅,外在的精美。

不得不佩服我们的祖先,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灵巧的双手,让一块块泥巴变成了生活中的艺术品,其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远远高于西方上千年。试想,当西方人还在使用粗陶土罐,木瓢石盏的时候,我们的祖先已经能制造出温润如玉、细腻多姿、造型精雅的各类细瓷器皿。同时,还掌握了在不同温度下烧制出梦幻般的美丽窑变,还能运用矿物在瓷器上画出青花、红釉、釉上彩、釉下彩等如诗如梦,如歌如泣的图画来,让“一团团泥土”个个充满了灵性……

王国维先生《人间词话》中将中国古器物的华丽分为三境。第一层是观者眼中的繁冗,高档的材料使用、堆砌,技艺的复杂、繁冗,一眼看过去便是件心血之作,没有功劳亦有苦劳;第二层则未必形式上过多程式化,设计的创新,技术的提炼,虽求其精,未必感其烦。

第三层即是高境界,匠人可能已经将自己转换为欣赏艺术品的后行为者,他对手下的器物所求是能够激发欣赏者与创作者心灵上的碰撞。

王国维先生的话是针对欣赏者而讲的,很多时候,一个有学养的人,面对艺术气息、生活气息很浓的器物,一定会立即激活他的心智,从而理性地、科学地审视它们的内涵,最终达到物我两化,在经过信息解码、重构之后,润物无声地融入个人的情感,达到那种心灵的震撼。而我认为,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器物,首先是实用性,其次才是艺术性,往往,我们在使用中,艺术性又远远大于实用性,虽然有点绕嘴,但实际就是这么一回事,不然,我们祖先的手头器物到了现在怎么都成了艺术品?

我总认为,美,是每个中国人的追求……

这里不妨将现存的器物捋一下,从先古的粗陶、灰陶、黑陶、彩陶到粗瓷;从木器、竹器到青铜器;从粗瓷到到晋唐时期的五彩瓷、宋代青瓷、明代青花瓷和清代粉彩瓷,还有现代手工制作的各种玻璃器、铜器、铁器、锡器等,所有的器物在不同时期都有它本身的作用,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为了艺术品,这也是它们的命。

一切器物的背后都有一片精神园地,包括精致的碗筷、瓮罐、针剪、饰物,不仅是物质化的见证,更是创造生活、创造社会的见证。

其实,每个人都是一件作品,你注定是你人生的工匠,才会有“器物风华”。


网站链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主管 · 广西政协报社主办
广西政协报社新闻网络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 0771-8802249
欢迎关注报社公众号
欢迎关注报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