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政协报新闻中心(广西政协报创办的权威新闻综合网站)
投稿热线:0771-8802228
投稿邮箱
政协报数字报
当前位置:广西政协报首页 > 政协报数字报
2023-12-12
发挥高校职能优势 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2023-12-12 | 来源:广西政协报

□ 周小勇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要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学校作为科技、人才、创新要素的重要结合点,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职能,应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优势,系统构建高水平服务“双碳”工作教育体系,助力广西实现“双碳”目标和在推动绿色发展上实现更大进展,为建设美丽广西和生态文明强区贡献智慧力量。

 

  一、强化学科融通,培养“双碳”复合人才

 

  “双碳”涉及工程技术、市场、金融、管理和法律等多个领域,需要一大批懂“双碳”、懂标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来支撑。

 

  广西生态优势突出、碳汇潜力巨大,尤其需要高校加强碳排放核算、碳汇评估、碳交易等领域的人才供给,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要前瞻布局“双碳”相关专业,聚焦“双碳”领域人才需求,以学科交叉和优化调整的方式,推动传统优势学科与“双碳”新兴学科的融合发展;系统构筑“双碳”人才培养体系,以成立“双碳”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和示范性能源学院等为契机,跨学院、跨学科聚集“双碳”教学资源和师资队伍;多元培养“双碳”实践紧缺人才,通过深化产教、科教、校企融合协同育人,促进培养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二、强化组织协同,激发“双碳”科技创新

 

  “双碳”目标的实现路径与政策安排涉及自然科学领域的基础理论问题、工程技术问题及社会科学领域的管理、法律等问题。

 

  高校作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应强化“双碳”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为广西绿色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强化有组织科研攻关,依托高校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等,围绕新一代太阳能电池、电化学储能、催化制氢等低碳、零碳、负碳储能的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跨学科、跨领域组建科技创新攻关大团队,构建高质量的“双碳”科技创新体系;构建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产业行业对接的政产学研用深度协同机制,联合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等,促进跨行业、跨领域、跨区域“双碳”关键技术集成耦合与综合优化。

 

  三、强化需求引领,拓展“双碳”社会服务

 

  “双碳”目标作为国家重大战略、社会重大关切和产业重大需求,是广西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

 

  高校应主动践行更多社会服务责任,发挥智力资源和理论研究优势,围绕广西煤电、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石化等重点产业低碳转型中面临的困难瓶颈开展系统深入研究,形成高端智库研究成果;推动“双碳”科技成果转化,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建立“政产学研用”全链条“双碳”协同创新机制,以共建技术研发中心、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等方式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加强“双碳”社会培训,面向政府机构、行业企业等提供碳资产核算、运营与管理、绿色金融、碳封存及再利用技术等线上线下专题培训。

 

  四、强化科普宣传,传播“双碳”知识理念

 

  实现“双碳”目标是全社会各界长期面临的共同任务,需要个人、家庭、社区和社会的紧密合作、同向发力。

 

  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高校要发挥知识教育和文化传播优势,广泛宣传“双碳”理念,助力在全社会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发展的思想共识和浓厚氛围;大力普及“双碳”理论知识,通过开设碳中和、绿色低碳发展等通识教育课程,将党中央关于“双碳”的创新理论和决策部署融入专业教育课程,多形式推动“双碳”理论知识进课堂;大力推动“双碳”社会实践,利用第二课堂鼓励学生参与“双碳”相关的社会实践、生活体验和志愿服务,帮助学生更好理解绿色低碳理念并将其付诸实践;大力建设绿色低碳校园,通过实施校园能源的智慧化管理、节能减排技术产品的广泛运用、建筑节能和校园绿化碳汇等措施,营造校园绿色低碳文化氛围。

 

  五、强化开放合作,提升“双碳”国际影响

 

  “双碳”目标是我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的新努力和新贡献,体现了我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

 

  广西是中国与东盟国家交流合作的前沿和重要窗口,要用好RCEP规则,依托高校加快推进与东盟国家的“双碳”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交流合作。一是实施全面开放办学。与东盟国际知名高校如新加坡国立大学合作,共同制定“双碳”人才的联合培养方案,推动培养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复合型人才。二是推进国际“双碳”科研合作。与东盟国家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通过成立“双碳”联合研究中心、国际联合实验室等,引进国际“双碳”领域专家,共同攻克清洁能源和碳捕捉存储等领域科技难题。三是深化跨境“双碳”学术交流。定期举办国际学术论坛,加强与国外专家之间的互动分享,促进国际合作项目的落地和推进。

 

  (作者系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教授)

网站链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主管 · 广西政协报社主办
广西政协报社新闻网络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 0771-8802249
欢迎关注报社公众号
欢迎关注报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