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政协委员苏秀清:
提升特色农业产业质效 更好助力乡村振兴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强调,要发挥广西林果蔬畜糖等特色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产业,让更多“桂字号”农业品牌叫响大江南北。
近年来,我区立足资源禀赋,优化产业布局,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高歌猛进,先后形成粮食、蔗糖、水果、蔬菜、渔业、优质家畜6个千亿元产业集群,糖料蔗、水果、蚕桑、茉莉花(茶)等产业长期位居全国第一。
但是,经过调研发现广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仍存在一些弱项,如规划引导需进一步加强、财政支持需进一步加大、龙头企业拉动作用还不够明显、农产品精深加工亟待提质增效等。
为此,建议:按照“区域调特、品种调优、规模调大、效益调高”的总体要求,加快实施品牌强农战略,突出糖料蔗、水果等特色产业优势,推动广西名特优新农产品全面提升;加大财政支持,坚持把支持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作为财政支农的重点领域,多渠道筹措资金,不断完善政策体系,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重点培育龙头企业,搞好示范带动,形成“政府扶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发展格局,进一步激发乡村振兴活力;着重围绕农业优势产业,开展补链、延链、强链工程,全面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 (本报记者 覃文宇)
自治区政协委员吕桂聪:
力促“桂林郡”古丝路文化绽放异彩
今年的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促进文化繁荣发展”,这让自治区政协委员、民进贵港市委主委吕桂聪备受鼓舞。她表示,将继续发挥委员作用,深入调研、积极建言,为助推“桂林郡”古丝路文化绽放异彩献计出力。
2023年,吕桂聪委员提交了关于“桂林郡”遗址(贵城遗址)保护与利用的提案,获得重点督办,相关建议得到相关部门的采纳落实。一年多来,她多次深入贵港市田间地头,走进考古现场,探寻秦汉古郡——“桂林郡”古丝路文化的印记,了解到当地发掘了贵城遗址、贵县古墓葬群等遗迹,出土了大量与海上丝绸之路密切关联的文物,但相关发掘的保护和利用工作还比较薄弱。
为此,在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吕桂聪委员提交了关于“桂林郡”古丝路文化保护的提案,建议强化要素保障,建立专门研究机构,加大考古发掘和文物研究力度;建设“桂林郡”古丝路文物展厅、贵县汉墓博物馆、贵城遗址公园和贵钢工业博物馆,仿真复原贵县罗泊湾汉墓,打造文化旅游精品线路,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广泛宣传推介,积极参与文物巡展,推进数字化档案建设,推动贵港市加入“海丝申遗城市联盟”。(本报记者 黄富强 通讯员 冉慕伟)
- 第 1 版:要闻 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胜利闭幕 刘宁蓝天立出席 孙大伟发表讲话
- 第 2 版:要闻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政治决议
- 第 3 版:要闻 两会上的民生温度
- 第 4 版:要闻 踔厉奋发启新程 凝心聚力建新功——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