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质量服务赋能高质量履职
——自治区政协委员联络工作委员会2023年工作亮点回眸
悉心服务住桂全国政协委员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高质量履职;创新开展委员结对联系界别群众,“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 创新建立界别委员工作室”案例,获评2022年度全区改革攻坚优秀成果;深化视察监督、坚持双向发力,推动委员视察考察工作提质增效;精心组织“讲好广西故事·政协委员履职分享会”,展现政协委员履职风采……
刚刚过去的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三届自治区政协履职开局起步之年。一年来,自治区政协委员联络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联络工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务实履职、守正创新,工作亮点纷呈,履职足音铿锵。
坚持以学铸魂 把稳方向之“舵”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委员联络工委严格按照“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深入开展“每周一题、每月一讲、每季一会”学习活动,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善作为还须自身硬。委员联络工委以加强自身建设为着力点,高站位谋划全年工作,制定实施委员会年度工作要点;严格按照要求开展学习研讨,以大兴调查研究为切入点,坚持问题导向,认真检视整改,开展政协党建、委员履职服务管理、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等方面7项制度的修订和起草工作,推动主题教育见行见效;召开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暨设区市政协委员联络机构工作座谈会,总结经验,研究问题,推动工作。
坚持守正创新 彰显委员之“为”
河池市南丹县里湖瑶族乡移民搬迁安置点朵努社区有个“朵努手绣坊”,门口一块“黎凤珍委员工作室”的牌子格外醒目。
工作室负责人黎凤珍委员是土生土长的白裤瑶,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瑶族服饰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通过黎凤珍委员的影响和带动,当地有200多名瑶族妇女长期致力于瑶族服饰的传承,在文化引领、民族团结、增收致富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这是全区各级政协把界别委员工作室、委员联络站等履职平台建在群众“家门口”,引导委员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和为民办实事好事取得实效的生动注脚。
目前,自治区政协共建立界别委员工作室29个,全区各级政协共建立委员工作室(联络站)2472个,遍布八桂大地的城市社区和基层乡村。2023年3月,自治区政协办公厅“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 创新建立界别委员工作室”案例,获评2022年度全区改革攻坚优秀成果。
履职不停步,创新不止步。委员联络工委坚持守正创新,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关于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的重要要求,把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作为2023年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服务自治区政协开展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有关工作的通知》,创新开展委员结对联系界别群众工作。截至目前,已有649名自治区政协委员结对联系1475名界别群众,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工作在全区广泛开展。
不久前,自治区政协修订《关于建立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的意见(试行)》,进一步明确自治区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联系对象和主要内容,进一步推进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建设,推动委员联系和服务界别群众落地落实、见行见效。
坚持双向发力 唱响政协之“声”
“中国—东盟博览会服务了惠及20亿人口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带动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重大项目建设,给各国企业和人民创造了发展新机遇。借助西部陆海新通道,东盟商品在广西北部湾港上岸,迅速由海铁联运班列发往中国,越来越多西部地区‘中国造’‘中国产’走向东盟乃至世界。”2023年3月11日,住桂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国际博览事物局局长韦朝晖亮相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三场“委员通道”,发出广西好声音。
这背后,离不开委员联络工委的悉心服务。
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前一个月,委员联络工委就着手编印全国政协提案、大会发言、反映社情民意信息范本供住桂委员学习参考;商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及有关单位部门提供提案和大会发言素材,帮助住桂委员知情明政;做好住桂委员参加“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的推荐和有关协调工作。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期间,住桂委员踊跃发声、高效履职,共提交提案89件、立案85件,立案率达95.5%。
为推动形成住桂委员高质量履职服务合力,委员联络工委制定了加强住桂委员履职服务工作的若干措施及年度履职活动安排,确保住桂委员履职活动的经常化、制度化,结合拟提交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重点提案筹备工作,组织服务住桂委员开展区内考察及参加自治区重要会议活动。2023年共组织住桂委员开展活动5次,邀请参加视察考察调研活动3次,服务保障会议培训活动8次,全力支持住桂全国政协委员更好服务国家和广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加强和改进视察考察工作,充分发挥视察考察工作服务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的作用。全年共组织15个视察团和15个考察团。其中,聚焦“深化重点领域金融改革,推动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组织开展1次常委视察;紧扣“推动民营企业参与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议题开展4次委员视察。通过视察所形成的3份视察报告获自治区党政领导肯定性批示,“深化重点领域金融改革,推动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常委视察团、“推动民营企业参与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委员视察团所提意见建议得到自治区工商联、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地方金融监管局等厅局专文复函采纳。
积极搭建活动平台,讲好委员履职故事。2023年5月,组织策划自治区政协办公厅与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联合主办“讲好广西故事·政协委员履职分享会”,6名新聘任为“广西故事讲述官”的政协委员,生动讲述广西主动服务国家周边外交战略的新作为、新担当、新贡献。活动吸引了中央、自治区主要新闻媒体以及境外主流媒体刊播有关报道58篇(条),国内外新媒体阅读量超415万次,在海内外产生积极反响。
强化管理服务 提升履职之“效”
管理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委员联络工委坚持管理和服务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在服务加强政协自身建设与委员履职服务管理上下功夫,不断规范委员专项行动,推动委员履职提质增效。
服务加强政协自身建设。完成十三届自治区政协有关组织架构工作,做好专委会组建、加强界别建设、服务政协党建等工作,完成年内各项委员人事工作。
加强委员履职服务管理。严格请假管理,完善委员履职考核评价工作,将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参与委员专项行动等情况纳入委员履职考评。制定自治区政协协商议政质量评价工作办法,推动强化委员履职的正向激励和正向引导,促进政协工作全面提质增效;服务搭建委员履职新平台,做好委员专项行动有关统筹协调工作。参与起草《自治区政协委员专项行动管理办法(试行)》,围绕委员专项行动开展视察考察调研工作;搭建跨区域委员联络新平台,依托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北京、广州办事处以及上海广西商会,探索建立北京、上海、广州广西各级政协委员联络站,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发挥委员优势,助推京桂、沪桂、粤桂经济科技文化交流合作。
一次次悉心服务,一项项务实举措,委员联络工委以实际行动为发挥委员作用、助推广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和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委员联络工委将紧扣“党建引领”主线,聚焦委员履职服务管理主责,围绕委员队伍建设主业,持续加强委员联络服务管理工作,更好发挥委员主体作用,不断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以高质量的服务为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添砖加瓦、加油赋能。□ 本报记者 蒋艳丽
- 第 1 版:要闻 中共中央印发《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
- 第 2 版:要闻 德保县政协持续推动“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行稳致远
- 第 3 版:要闻 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
- 第 4 版:要闻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