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政协报新闻中心(广西政协报创办的权威新闻综合网站)
投稿热线:0771-8802228
投稿邮箱
政协报数字报
当前位置:广西政协报首页 > 政协报数字报
2024-03-16
与病魔作斗争的一大收获 ——写在瑶族作家、诗人蓝朝云长诗《史传神杖》出版前的序言(一)
2024-03-16 | 来源:广西政协报

与病魔作斗争的一大收获

——写在瑶族作家、诗人蓝朝云长诗《史传神杖》出版前的序言(一)

颜 色

 

  七百弄山小蜜蜂,沉迷陶醉烟雨中。

 

  文学花园勤酿蜜,芬芳醇厚显其功。

 

  蓝朝云先生是桂西北都阳大山脉中的一位作家、诗人,也是广西大化布努瑶族同胞的一大骄傲。2019年9月,笔者曾在散文《我和大化籍的文友们》中提到:在大化籍作家中,目前出版两部长篇小说的作家不多,蓝朝云算一个,退休前在广西备灾中心工作,著有长篇小说《红绒线》《山弩神威》。他深爱家乡七百弄这片热土,写出了《红绒线》这部反映桂西北大石山区民族团结、表达壮瑶民族渴望天下民族一家亲的长篇小说。2010年12月的一天,广西作家协会、广西老年作家协会和南宁市作家协会在南宁联合举办了蓝朝云长篇小说《红绒线》研讨会,与会者给予了较高的评价。我与朝云先生交往不多,联系也少,可我感觉他思维敏捷,生活底蕴丰富,笔下故事感人,人物形象鲜明。前些日子,我打电话问他近段情况,他告诉我:近年来身体不好,前段刚做手术,现在还在化疗阶段……目前,他虽然躺在病床上,但仍与病魔作顽强斗争,孜孜不倦地校对《喜鹊之歌》第三部《史传神杖》的清样稿。因近段我也常以医院为“家”,不能前往探视蓝老,但时常想象他病卧床头、伏案审稿、深推细敲、笔耕不辍的情景,这种不辞劳苦、不顾病体地抢救布努瑶文化的精神极为可贵,是我们这些文人学者所敬仰的榜样。几年过去了,蓝朝云先生在与病魔作斗争的同时,绞尽脑汁对瑶族长诗《喜鹊之歌》进行打捞、抢救、创作。如今,《史传神杖》即将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不仅是对作者的最大慰藉,也是布努瑶族的莫大幸事。

 

  《喜鹊之歌》长诗共分为三部,自第一部《浴火神侣》问世后,2017年河池市政府就下文确立“民间文学:《喜鹊之歌》”为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见其价值非凡。此前,第一部《浴火神侣》、第二部《双雄神剑》分别由中央民族大学著名教授陶立璠、广西文联原主席蓝怀昌和广西瑶学会原副会长蓝克宽先生作序,几位先生对长诗的成功创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第三部《史传神杖》封稿后,朝云先生的女婿蒙李峰找到我,想让我为其写序。我想,不外乎有几点理由:其一,我们都是大化籍布努瑶族的后代,当过黑不溜秋的烧炭汉,喝过香喷喷的玉米粥,尝过独具风味的红水河鱼,醉过醇香的红薯酒;其二,都喜欢舞文弄墨,有共同的志趣和爱好,都有长篇小说问世;其三,都曾经历过病痛的折磨,成了医院的“常客”,有着切身的感受。基于此,我在爽快答应的同时,思索如何写好这个序言。

 

  蓝朝云先生早年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中文系,文学理论素养高,文字功底深,阅历颇多,勤于笔耕,先后出版有2部长篇小说、2部中篇小说集、1部短篇小说集、1部散文集,对文学的追求可谓痴迷不悔,对小说的创作可谓走火入魔,对诗歌的把握可谓独特深刻。为其长诗作序,于我而言真有一种诚惶诚恐、坐卧不安之感。

 

  俗话说:好汉只怕病来磨。人一旦上了年纪,就会被病魔缠身。蓝朝云先生有病纠缠,但他从不惧怕病魔,坚持与时间抢速度,潜心创作,接连出书,实属不易。他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轻伤不下火线”,沉迷于创作长诗《喜鹊之歌》,前段期间因病住院做了相关手术,化疗时又反复住院。每天的每天,除了看书就是写书,宝刀未老,壮心不已,难能可贵,值得点赞。祝愿他早日康复之后,继续静下心来笔耕不缀,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传世作品,也期待他的佳作得到更多读者的青睐。

网站链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主管 · 广西政协报社主办
广西政协报社新闻网络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 0771-8802249
欢迎关注报社公众号
欢迎关注报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