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政协报新闻中心(广西政协报创办的权威新闻综合网站)
投稿热线:0771-8802228
投稿邮箱
政协报数字报
当前位置:广西政协报首页 > 政协报数字报
2024-03-23
抢救、传承是对民族文化最好的礼敬和尊崇——写在瑶族作家、诗人蓝朝云长诗《史传神杖》出版前的序言(三)
2024-03-23 | 来源:广西政协报

抢救、传承是对民族文化最好的礼敬和尊崇

——写在瑶族作家、诗人蓝朝云长诗《史传神杖》出版前的序言(三)

颜 色

 

  俗话说:“人生危难时,急救不可缺。”换句话而言,养在深闺中的秀女只有出阁才能露其美丽的容颜,优秀的民族文化也须在传承发展中才能熠熠生辉。

 

  据悉,目前熟知《喜鹊之歌》三部曲的师公、故事讲述者多已年老仙逝,故事基本上随之消亡,而年轻人受经济大潮的影响,外出打工、经商、求学,无暇跟班学习,没有人能唱或讲述此故事了。一些崭露头角的师公、巫公只会占卜、请神送鬼或给死人唱升天歌,皆不会唱、讲《喜鹊之歌》故事,连《密洛陀古歌》也说不出多少子丑寅卯了,失传的概率甚高。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仅仅以欣赏他族的文化而沾沾自喜,那么,这个民族是可悲的,离被同化和消亡的日子不远了。事实上,布努瑶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布努瑶民族最崇高的精神追求,代表着布努瑶独特的精神标识,为布努瑶的生存、壮大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同时,布努瑶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是布努人共同创造的,有许多民族的特色性、突出性和连续性,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加以认识,就不可能理解古代的布努,也不可能理解现代的布努瑶,更不可能更好地发展未来的布努瑶事业。

 

  蒙古族的《江格尔》、藏族的《格萨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被列入世界英雄史诗之林,是这三个民族的历代师公、歌手及民众自十一、十二世纪以来在传说人物的基础上不断的补充、扩展、传承而成,耳熟能详的《白蛇传》《牛郎织女》《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广泛流传于民间,亦得益于中国民众的代代互传。这些实例说明,只有在不断传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广泛吸收民族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才能创新文化。就《史传神杖》及其姊妹篇《浴火神侣》和《双雄神剑》来说,眼下就需提高对抢救此三部曲重要性的认识,应通过网络、杂志、报纸等媒介,刊载或发表长诗,广泛宣传三部曲的故事。

 

  同时,在一些文化部门和学校开设培训班,让文化工作者对照朝云先生创作的《喜鹊之歌》蓝本进行翻译、谱曲,让更多的人参与学习,熟记诗文于心,并互传广诵,久而久之,就会使之成为全社会(至少是布努人)皆知的盛世典籍。“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荀子语)。我相信,只要广大布努人和热爱瑶族文化的朋友不懈努力,继续考究,不断开发传承、创新发展,《喜鹊之歌》之《史传神杖》等民族文化发展必然盛开鲜花、结出硕果,散发出更加迷人的芳香。

 

  是为序。

网站链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主管 · 广西政协报社主办
广西政协报社新闻网络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 0771-8802249
欢迎关注报社公众号
欢迎关注报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