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畔,英雄的安麦西
安麦西村 孙 非/摄
从拉萨出发,沿318国道东行1200多公里,抵达川藏交界处的竹巴龙大桥;过桥后再沿215国道南行40公里,便是位于金沙江畔的安麦西村安麦西组。
一栋栋色彩亮丽的藏式楼房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房前屋后,石榴树正泛出嫩芽,桃树、李树赶趟似地开满了花。农田里,青稞苗绿得娇艳,油菜花黄得耀眼。人们在地里劳作、在街头小憩,沐浴着和煦的阳光,又迎来一个欣欣向荣的春天。
怒放的生命蓬勃盎然,然而萌动的“绿芽”,却孕育在65年前的黑暗中。
1959年,为了获得解放和自由,安麦西的14名藏汉群众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半个多世纪以来,一代代安麦西人传承英雄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不懈奋斗,谱写着新的传奇。
“你们打我们、杀我们,‘红汉人’来了只留下脚印,不祸害别人”
安麦西组隶属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芒康县索多西乡,金沙江缓缓流过,江对岸是四川省巴塘县苏哇龙乡。江边分布着藏式民居,两岸灰褐色的山脉间,草木萌发出浓浓春意。
坐在自家的三楼暖廊里,看着院子里枝繁叶茂的石榴树,向秋拉姆的思绪再次回到65年前那个流浪的春天:“那时做梦都想不到,能过上这样幸福的生活。要是哥哥能活到现在,该有多好!”
1959年初,位于安麦西后山崖上的果荣·土登尼夏林寺(旧)发生了一起惨案。当时,住在寺庙附近的有13户差巴(为寺庙支差的人),向秋拉姆家也在其中。
藏历十二月二十四日黄昏时分,一群叛匪突然将寺庙和13户差巴家包围起来,匪首强巴群增曾是这个寺庙的管家。
“我们要拿走寺里的东西,你们给我老实待着!”强巴群增威胁说。与江对岸解放军一直有联系的阿珠和向秋断然拒绝:“你们搬的话,我们要向解放军报告。”
之前,13户差巴的代表曾到对岸参加解放军、工作队组织的会议,阿珠和向秋分别被任命为正、副组长,负责守护寺庙的财物。
曾经俯首帖耳的穷差巴,竟然跟了“红汉人”,顶撞“管家”,这样下去还怎么得了?气急败坏的叛匪将40多名男女老幼全部抓到寺庙关起来,其中13名青壮年被单独关押。
强巴群增扬言:“虽然‘屋顶’解放了,但‘屋檐下’的亲汉派必须杀掉!”
宁静的山村,陷入一片恐慌。
此时,西藏和平解放7年多了,但社会制度仍然是封建农奴制。而江对岸的巴塘县,已经完成了民主改革。
据《巴塘县志》记载,1956年3月,巴塘县发生武装叛乱,党和政府一边平叛、一边开展民主改革,到1958年底基本结束。果荣·土登尼夏林寺(旧)里属于农奴主和代理人的僧人被带回了巴塘,普通僧众被解散,隶属寺院的13户差巴不再受剥削。
在此期间,解放军、工作队在苏哇龙组织大会,邀请13户的代表参加。随同父亲参加活动的向秋拉姆回忆说:“解放军让我们这些最底层的人坐在最前面,还给我们献哈达,发放了衣服、食物,大家特别激动。”
会上,工作队干部告诉他们:“寺庙财物是集体的,你们要守护好。将来会给你们分田地、牛羊和房子,你们会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
从此,13户群众多次划着牛皮船,帮助工作队运送物资,接送人员过江等。他们期盼共产党、解放军早日到来,过上新生活。
灾难来得猝不及防。
关押了两天三夜后,被放出来的人们发现,已有5位亲人倒在寺庙附近的血泊中。83岁的阿朱老人记得,丈夫多邓被绑在一棵树上,头上插着一把斧头,“那时我像傻了、疯了一样,也不想活了”。
“当时还有3人被叛匪带到山后枪杀了,另有5人被推到了金沙江里。”81岁的邓都是向秋的儿子,当时只有16岁,躲过了一劫,“我父亲被推到了悬崖下。听人们讲,两个组长说,打死就打死,反正不给(寺庙里的财物)”。
益西拉姆记得,父亲阿珠是光着脚被带走的,“他让我帮他拿双鞋。我正要伸手去拿,叛匪一枪托就把我打倒了”。和阿珠一起被杀的,还有他的两个儿子扎西多邓和登都。讲到这一幕时,老人眼眶里满是泪水。
听村里人说,阿珠是被绑在后山的核桃树上枪杀的。面对凶残的叛匪,他一点也不害怕:“今天你们赢了,但解放军来了,你们一个也跑不掉。”
向秋拉姆的哥哥尼玛吉村,遇害时只有19岁。“我和父母、妹妹到处寻找哥哥,找了一天也没找到。过了几天才知道,他被推到江边的悬崖下,当时还没死,挣扎着想爬上来,又被人用石头砸死,推到了江里。”说到这里,向秋拉姆泣不成声。
向秋拉姆和家人赶到江边,江水呜咽,只有石头上还残留着斑斑血迹。
据老人们回忆,那次一同遇害的,还有阿嘎、阿增、洛追加永、格松加措、曲登绕吉、米仓阿多和比新阿多。
邓都老人回忆,惨案发生后的那段时间,强巴群增等叛匪始终在安麦西一带流窜。在索多西,强巴群增殴打一位老人:“你们怕我们,还是怕‘红汉人’?”老人回答:“怕你们!你们打我们、杀我们。‘红汉人’不打我们,他们来了只留下脚印,不祸害别人。”
“是虫子可以钻进土里,是鸟儿可以飞上天空,像我们这样到处流浪,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安麦西后山坡梯田中,有块巨大的石头,石头伸出地面的部分,形成一小块遮风挡雨的空间。向秋拉姆说,她和家人曾前后在那里住了一年多。
1959年的藏历新年,对安麦西13户差巴来说,就是一场噩梦。劫后余生的人们来不及给亲人收尸、安葬,又被叛匪驱离家园,四处流浪。附近村庄的人们怕受连累,谁都不敢收留他们。
“白天不敢乞讨,晚上才可能讨到一点吃的。”向秋拉姆一家经常住山洞、牛圈,挖野菜、吃野果,在流浪中过了两个新年,“到处被人称作‘塔都’(底层人),那是最艰难的时候”。
“那时我常想,是虫子可以钻进土里,是鸟儿可以飞上天空,像我们这样,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还不如和哥哥一起死在金沙江里。”向秋拉姆说,“那时我做梦都在想,解放军到底什么时候才来?什么时候才能回到自己的家?”
流浪的人群中,还有邓都和母亲、妹妹及阿珠的小儿子平措。晚上睡觉的时候,母亲让两个男孩睡到松林里隐蔽的地方,告诉他们发现叛匪来了就赶快跑。
因为帮助解放军,安麦西附近还有多个家庭付出了沉重代价。
“父亲为躲避战乱,逃难到安麦西定居。当时他本来为解放军带路去剿匪,因惦记我,回家途中被叛匪杀害了。”唐桑的儿子、73岁的弟白回忆,父亲被叛匪杀害一年后,母亲因忧虑郁结也去世了,“听说土匪要杀汉族小孩,母亲就把我藏到了萨日西的亲戚家里”。
位于安麦西组下游5公里的萨日西组,79岁的益西曲珍哭诉着她的惨痛记忆。1959年藏历四月十五,她父亲向安、母亲旺姆和二哥多登被叛匪杀害,就因为大哥阿增一直在给解放军带路。她本来也被叛匪抓去了,是村里人求情才免了一死。
就在人们四处流浪时,他们并不知道,西藏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历史巨变。
1959年3月10日,西藏地方政府和上层反动集团发动武装叛乱,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潮流和西藏人民的愿望,迅速平定了叛乱,实行民主改革,百万农奴翻身解放,万里高原开启了新纪元。
而远在金沙江边的芒康县,也是历史旋涡的一个中心。据《芒康县志》记载,早在1956年11月,当地就发生了以普巴本·泽成加措为首的武装叛乱,并在1959年3月形成全面武装叛乱。党和政府顺应时代潮流,开展平息叛乱、镇压反革命、民主改革的工作,最终于1961年5月结束平叛斗争,完成民主改革。
1959年底,听说解放军、工作队来到了安麦西,邓都和家人返回家乡。他积极协助工作队,扛起枪和解放军一起上山剿匪。第二年,他们家分到一间房子、一些粮食、半亩地、一头犏牛、一棵核桃树、一口铜锅、一只银碗和一个水瓢。
向秋拉姆和家人在1960年初返回安麦西,同样分得了土地、房屋和犏牛等生产生活资料,开始了新生活。她还成为村里首批女共青团员,协助工作队到各村宣讲党的政策。
平措随家人回村后,继承了父亲和哥哥的遗志,为守护新家园尽心竭力。他后来担任民兵队长、团支部书记,白天巡山,晚上在村里巡逻。1969年有次进山巡逻时,平措不幸去世,年仅21岁。
1960年秋,匪首强巴群增被解放军击毙。协助解放军在山里搜索叛匪半年后,安麦西一带的战斗基本结束,邓都回到了村里。
经历任人宰割、四处流浪的苦,先后回到村里的安麦西人倍加珍惜当家作主的甜。获得新生的人们,成为真正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人,他们响应党的号召,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热情,为过上好日子不懈奋斗。
“共产党承诺的让我们当家作主、过上幸福生活的诺言,早就实现了”
春天来临,一树李花开满了邓都家的半个院落,微风拂过,白色花瓣纷纷扬扬,散落一地。
“今春雨水好,估计又是个好年景。”站在牛棚顶上,老人看着附近田里的庄稼,回想起当年带着群众发展生产的激情岁月。
民主改革后,年轻有为的邓都在党的培养下,先后当过民兵和仓库保管员,后来担任莽岭区副区长、区长,索多西乡党委书记,成为国家干部。
“在人生最美好的几十年里,我带领群众平田整地1000多亩,推广良种,提高产量,义务劳动修建水渠20多公里,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安享晚年的邓都老人,身板硬朗,精神矍铄,“老一辈的牺牲是值得的,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了”。
改革开放初期,因地处偏远,安麦西人的生活依然比较艰难。向秋拉姆的儿子、1974年出生的桑登记得,他只上了一两年学就去放牛了,“连鞋子都没有,只能找块牛皮绑在脚上”。
桑登的父亲阿白脑子灵活,最先找到了“商机”:到邻近的云南等地买回铜锅铜瓢售卖;买了一头骡子,把从城里买回来的生活日用品带到牧场上去,换回酥油奶渣再运到城里去卖;或者把当地盛产的葡萄、石榴运到芒康、昌都去卖,请来内地木匠做核桃木藏式茶几再卖到城里。
在阿白的带动下,村里人也不断加入到多种经营的行列中。因为当时路不通,他们一般都要把当地的特产通过牛皮船运到江对岸,再搭车运进城。尽管很费周折,但勤劳的安麦西人总能找到致富的门路。
“我们家应该是村里最早的一批‘万元户’。”桑登说,“前前后后已经修建了4次房子,从一层的土坯房到两层房,再到三层楼房,家里的生活设施也不断更新,总之是越来越好了。”
命运,在奋斗中改变。
进入新世纪以来,安麦西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阿白、多吉和桑登先后担任组长,他们组织村民新修、改建住房,实行人畜分离,整治村容村貌,义务扩建村道,修建小型电站,外出务工、跑运输,售卖辣椒、石榴等特产,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
2021年,桑登再次当选组长。3年来,借助实施乡村振兴项目的契机,安麦西组的63户群众住房外墙进行了粉刷美化,新铺设2公里入户硬化道路,在房前屋后安装了60盏太阳能路灯,把自来水接入家家户户,村容村貌更加整洁漂亮,人们的生活也更方便了。
安麦西行政村党支部书记平措介绍,乡村振兴项目总投资近4800万元,受益的还有索多西、比吉西和萨日西3个组。
据了解,安麦西组现有87户458人,村民自用的小汽车有十几台,跑运输的大车近20台。全组在2017年实现脱贫摘帽,2023年人均纯收入达1.65万元。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安麦西人越来越重视教育。目前组里有在校中小学生82人,在校大学生19人,已毕业大学生62名。
谈起这几年的新变化,向秋拉姆最高兴的是两个孙子已经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生活就更不用说了,“共产党承诺的让我们当家作主、过上幸福生活的诺言,早就实现了”。
为了过上美好生活而不懈奋斗,是安麦西人传承下来的精神品质。
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从安麦西走出去的干部、职工有48人。他们在不同岗位上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其中洛松尼玛、觉安拉姆、曲登和扎西拉宗等人,努力传承“芒康弦子舞”非遗技艺,让家乡的艺术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英雄的故事能传承下来,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3月27日晚,安麦西村民活动中心大院里,彩旗飘飘,鼓声阵阵,长桌上摆着石榴、蜜桔、奶渣以及各种饮料。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欢聚一堂,跳起弦子舞,歌唱今天的幸福生活,庆祝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
为了翻身解放,安麦西先辈付出了流血牺牲的代价。英雄的血脉,一直在这片土地上流淌;英雄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安麦西人。
“在这里,我的父辈流过血汗;在这里,共产党教会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邓都在30岁时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无论在什么岗位上,他都一心一意带领群众艰苦奋斗,发展生产,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
英雄的精神,鼓舞着一代代村民。
曾多年担任组长、队长的阿松丁增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在悬崖边修路要放炮,一般都是我去。有时候要系根绳子从山上吊下来,连跑的地方都没有。”谈起“当年勇”,阿松丁增难掩心中的激动,“我是党员,群众要过河,我得先把脚踩到水里。”
2013年,致富带头人阿白被选为组长。他带领群众修建村民活动中心,用榔头开石时,因用力过猛导致背部受伤,由骨裂缝引起骨肉瘤,在2019年不幸辞世。他儿子桑登接力担任组长,带领群众发展致富。
今天的安麦西人,抓住当地修建水电站的机遇,购买大车跑运输,参与工程建设,同时发展石榴、核桃种植业和藏猪藏鸡养殖业,日子越过越红火。
“先辈们为了解放,不惜流血牺牲,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作为英雄的后人,我们一定要传承和发扬好英雄精神。”桑登说。
安麦西村民集体活动中心院子的北边原来是看台,2021年改建成了纪念馆。墙壁上展示有当年牺牲的各位勇士的肖像画和事迹,以及媒体对安麦西英雄事迹的报道,展厅里陈列着50多件当年的生产生活用具、20多种革命回忆录等书刊资料。
看到这些,邓都和向秋拉姆老人感到很欣慰:“作为英雄的后人,什么都不需要,故事能传承下来,是最大的心愿。”2023年离世的益西拉姆老人,生前也看到了丈夫的画像摆在纪念馆里。
村干部介绍,当地党委、政府、学校和驻地企业,以及附近各村、县直机关等,每年都会组织干部、学生、职工和群众到这里来参观学习,缅怀前辈。2023年,纪念馆被昌都市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9岁的次成卓玛是邓都的曾孙女,老师曾带着她和同学们去过纪念馆,她也听曾祖父讲过向秋牺牲的故事,“他告诉我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让我好好学习,做一个好人”。
(薛文献 坚 赞 陈尚才 孙 非)
- 第 1 版:要闻 把握社情民意内涵 推动信息工作提质扩量增效 自治区政协举办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骨干培训班
- 第 2 版:要闻 “保姆式”服务助企“走出国门”——田东县政协工作专班服务八闽农业项目速写
- 第 3 版:要闻 “一站到底”院士,一生为国“听海”——追记我国水声工程学科奠基人杨士莪院士
- 第 4 版:要闻 报告显示:中国在五大领域高质量发展成绩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