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政协报新闻中心(广西政协报创办的权威新闻综合网站)
投稿热线:0771-8802228
投稿邮箱
政协报数字报
当前位置:广西政协报首页 > 政协报数字报
2024-05-07
谭素娟:让“族宝”重获新生
2024-05-07 | 来源:广西政协报

谭素娟手把手指导河池学院的大学生编织花竹帽。 卿要林/摄

 

  “抬四压四,抬二压四,抬四压二……”

 

  作为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谭素娟每次教授学员时,都在嘴里念叨着这样的口诀,重复着做了千百万遍的动作。

 

  4月24日,在谭素娟的工作室,只见她旋转帽架,手指灵活地在薄如绢、细如线的柔软篾丝中来回飞舞,一顶精美的花竹帽很快就在她的手里有了雏形。

 

  花竹帽,毛南语叫“顶卡花”,是青年男女定情信物,象征幸福吉祥,被誉为毛南族“族宝”。在很多场合,毛南族姑娘穿着民族服装,头戴花竹帽翩翩起舞的样子,令人印象深刻。

 

  花竹帽编织技艺有选竹制篾、弯拱剖丝、上模结形、织帽编花、填衬定型、整合勒边、护顶刷油、烟熏防虫等工序。

 

  制作工序繁多,制作过程更讲究技巧。谭素娟介绍,花竹帽选篾要选取修直匀称的金竹和墨竹,经过破竹裁条、劈扁篾、劈细薄、用金竹弯拱剖丝等步骤制篾;油膜保护则讲究“三晾三刷”或“九晾九刷”。“制作花竹帽需要有耐心,一顶花竹帽的制作时间要好几天。”

 

  谭素娟出生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下南村,是地道的毛南族人。如果不是她,花竹帽很可能就此失传,因为花竹帽编织技艺没有文字记录与图片记载,全靠老工艺匠人口口相传与示范编织。

 

  20世纪90年代,环江只有一位叫谭顺美的老艺人会编织花竹帽。为了让这项千年技艺后继有人、重获新生,当地政府特地请谭顺美老人出山,办编织花竹帽的培训班。花竹帽编织制作过程复杂、要领繁多,几十个人的一个班,就数谭素娟表现得最优异,技艺掌握得最好。

 

  为让非遗在手中延续光辉,创造性传承,谭素娟一干就是几十年,成了花竹帽编织技艺的第五代传人。从市级到自治区级再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她一步一脚印,日复一日地编织着心中的“顶卡花”,累计带动1500多人传承花竹帽编织技艺,创造超过300万元产值,带领20多名毛南族群众一起奔向幸福美好的新生活。2020年,她被授予自治区劳动模范称号。

 

  如今,“85后”的女儿覃敏也加入了谭素娟的队伍,接棒成为花竹帽编织技艺第六代传承人。母女一起合力创新,将年轻人喜欢的花纹、颜色、字样融入创作中,使花竹帽更加时尚漂亮。她们还把花竹帽元素融入壁灯、手提包、抱枕等文创产品中,这些文创产品一经推出,就受到市场的广泛欢迎和消费者的青睐。 (蓝 锋  谭绿叶)

网站链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主管 · 广西政协报社主办
广西政协报社新闻网络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 0771-8802249
欢迎关注报社公众号
欢迎关注报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