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些夹杂着科学概念、专业术语的伪科普短视频,在社交平台上大肆传播,收割无数流量,推销兜售各种保健品、营养品、化妆品等。
这些貌似专业的伪科普短视频,打着科学旗号、借助网络便利,煽动性强、迷惑性大、传播面广,在误导公众认知、玷污科学精神的同时,还让许多网民上当受骗,既损失了钱财,又伤害了身体,甚至贻误了病情。
1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最新一期网络谣言的数据显示,科普仍是网络谣言集中领域。
“近视”一直是学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某网络平台“近视眼从800度降到100度”的热门话题下,各类短视频博主“现身说法”,穴位按摩、远近距离交替聚焦、视力训练等“恢复”方法五花八门,都号称依此训练可以“逐渐恢复视力”。
这些一口一个“晶状体”“虹膜”“瞳距”的短视频,听着专业味十足、颇能迷惑人,引发不少网民关注并照此练习。
这些方法真的有用吗?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近日对此进行了批驳,并以详尽的科普文章以正视听。
事实上,医学界对近视已有共识:目前很难治愈,一旦发生就不容易逆转。许多眼科专家也在网上现身说法,强调目前医学上尚无有效根治方法,多数通过科学矫正、改善用眼习惯等避免加重。
记者梳理发现,类似“根治近视”的伪科普,充斥各大社交平台,主要集中在健康、养生、育儿等与生活息息相关、公众关注度较高的领域。
有的把过去流传过多轮的老谣言,用新技术包装回炉再造后,继续推出忽悠人;有的拉扯上知名机构、权威专家,甚至上演“主持人”采访“白大褂”的桥段;还有的在权威科普文章上动手脚,断章取义、添油加醋,用以佐证产品功效……
2
“伪科普”为何像打不死的“小强”,人人喊打又屡禁不止?
随着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人们对包括健康知识在内的各种科学知识的需求迅速提升;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的快速普及,使科学知识的传播更快捷方便,触达率更高。
一些机构和个人瞄准了这个巨大需求和传播渠道,把制作散布网络伪科普,当成了“流量密码”“赚钱工具”,大量炮制伪科普视频,以科普做外衣,蹭流量、带货牟利。
一段伪科普视频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发布者的私利。要么意在收割一波围观流量,要么是推销一款不靠谱产品。为了披上科学外衣,一些伪科普视频有专业的营销团队、策划公司,有些甚至聘请了“科学顾问”。
这种博眼球“获流量”的伪科普,目的只是为带货变现铺路,往往忽视对产品本身的重视,假货、劣货、冒牌货层出不穷,消费者受坑害的报道更是屡见不鲜。
曾有媒体报道,一名50多岁的心脑血管病患者,因为轻信“网络专家”的话,拒绝服用医生开的处方药,后因突发脑溢血差点丢了性命,最终留下了严重后遗症。
3
针对上述乱象,我国已出台《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医疗广告管理办法》《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文件进行规范。
然而,新媒体平台上的伪科普信息主体分散、花样繁多、隐蔽性强,给治理提出了较大挑战,整治这一顽疾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相关部门要强化联动协调,充实监管力量,创新监管方式,通过完善举报机制调动群众参与,发挥群众的智慧解决群众身边的问题。各平台也要切实肩负起“第一道关口”责任,持续优化技防、人防手段。 (马晓媛)
- 第 1 版:要闻 孙大伟在自治区政协党组党纪学习教育集中学习暨理论学习中心组2024年第4次专题学习集中研讨时指出 永葆清正廉洁政治本色 严守群众纪律厚植为民情怀
- 第 2 版:要闻 培养有幸福感的孩子
- 第 3 版:要闻 在强军征程上书写新的荣光——陆军某合成旅“杨根思连”践行“三个不相信”英雄宣言记事
- 第 4 版:要闻 南海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