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潼
说起儿子,二喜一言难尽。儿子不做家务,回家就打游戏。常常玩到凌晨两三点,周末更是通宵达旦。
“我苦口婆心劝他,家里有‘三高’基因。他平日吃外卖、喝碳酸饮料,加上熬夜,不是嫌命长吗?可是他听不进去,说只要活得痛快,不在乎能活多少岁……”二喜说着说着,一声叹息。继而便会说起他们两口子怎样一把屎一把尿,将儿子拉扯大。一路上经历了多少艰辛,原本指望他有一番成就,如今不指望了,退而求其次,只求他有个好身体,竟也不可得。
相比众多严父,二喜有个优点,喜欢和儿子聊天。他觉得这样可以缩小代沟,增进父子感情。然而往往聊着聊着不欢而散,两人聊不到一个频道上。
问题出在哪儿了?某天我看了一篇文章,深有感触。文章作者说其身边为父母者,经常对儿女反复反复再反复地强调“你欠我们的!”首先,父母将你带到这世上,不然你何以为人?其次,父母省吃俭用投入了多少财力、精力,做出了多少牺牲,最后你远远没有达到父母的期望值。
文章作者每每听到这些话,觉得一项都不能成立。首先,孩子是被动来到这世界的,要知道读书这么苦、工作这么卷,他(她)如果有选择权,不一定肯来。其次,养儿育女如果等同于投资理财,要计较投入产出比。孩子最终没出息,你只能怪自己没“操作”好。投资有风险,愿赌服输,有啥可抱怨的?作者倒是觉得自己亏欠了儿子,一来家境不好;二来夫妻俩智商都一般,孩子没有得到良好的遗传基因。
我将文章转发给二喜,他看后茅塞顿开。他回忆起自己学生时代,虽然十分用功,考试成绩每每中下。还不如他用功的某些同学,轻轻松松就能考过他,他妻子的情况也大致如此。
“我们这样的基因传给他,他考不上‘一本’再正常不过了。”二喜替儿子平了反,并非他不努力。贾岛作诗,为了一个字都能反复推敲,被称为“苦吟诗人”。即便如此刻苦,他的成就也远在李白之下。人家李白斗酒诗百篇,写诗轻轻松松,哪用挖空心思?
二喜是个急性子,当晚就和儿子长谈,道出了自己的愧疚。儿子当学生时,学得苦;如今在职场上,“朝九晚七”,几乎天天加班……他们将儿子带到这世上,怎么说也不是享福来的。
二喜的坦诚倒是让儿子大吃一惊,颇感不好意思。小伙子也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并非不知道父母的种种付出,也很想好好表现为父母争光。只是以往老听他们指责、抱怨,内心难免产生抵触情绪。当父母不易,当儿女何尝容易?这世上大多数人都不容易。
“爱是常觉亏欠,不是常觉亏本。”不知道这句话出自何处?道出了常常被人忽视的真谛。父母、儿女互相觉得亏欠,这个家庭必然和谐温馨。父母老觉得自己的投入亏本了,儿女对不起他们的付出。想法如此猥琐的父母,怎么配有孝顺的儿女?
- 第 1 版:要闻 孙大伟深入崇左市龙州县开展调研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 第 2 版:要闻 人形机器人争相登场,它们离实际应用有多远?
- 第 3 版:要闻 近视防控产品“眼花缭乱” 安全有效谁来保证?
- 第 4 版:要闻 杂节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