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县讯 “由于管护科学,加上气候适宜,今年的野生红菇普遍菇身饱满,菇肉厚实,又是一个丰收年。浪水镇8500亩红菇,待到9月底收菇结束,全年三批干菇总产量预计达到8.5万公斤,总收入1.16亿元,分别比去年增加1万公斤和2160万元。”容县红菇协会会长林锋笑容满面地向笔者介绍。
容县野生红菇肉质鲜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喜爱。但野生红菇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十分严格,菌丝只能在红椎林地繁殖生长,不能人工种植。目前,容县的红椎林地面积仅有2万多亩。所以,容县野生红菇市场供不应求,价格较高。
2023年以来,容县政协把助推红菇产业发展作为助农增收、促进乡村振兴的一大抓手,充分发挥政协组织及广大政协委员的独特优势,助力容县红菇产量提高,让红菇产业成为群众“致富伞”。
县政协经过多次走访育菇能手和深入红菇高产示范基地调研了解到,红菇虽然不能人工种植,但可通过扩大适宜红菇繁殖的红椎林地和加强科学管护等途径提高产量。为此,县政协积极与县农业农村局、林业局、科学技术协会等部门协商联动,向菇农传授科学培育高产红菇的“真经”。在县政协和有关部门的指导下,该县红菇高产示范基地积极示范引领,全县菇农高度重视红椎林的科学管护,将过密的红椎树移到疏松处,把红椎树叶均匀地覆盖在林地上,尽量拓宽红菇繁育面积,还有一些菇农还从较远的地方引来山泉水,天气过于干旱时给菇地喷水,多雨天气时则对菇地开沟排除积水。经过精心管护,2023年,容县野生红菇喜获大增产,今年则在去年的基础上再攀高峰。“预计今年全县干菇总产量可达到22万公斤,总收入2.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左右。”林锋说。
“浪水镇泗河村400多户菇农普遍掌握红菇高产培育技术,全村1000多亩野生红菇连年增产。今年全村红菇总产量有望达到2.2万公斤,占全县红菇总产量的十分之一,户均收入大约7万多元。”泗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汉勇说。 (秦崇广)
- 第 1 版:要闻 凝心聚力 共铸伟业 ——我区各级政协委员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 第 2 版:要闻 为蔗而“生” 为糖而“谋” ——记崇左市首个建在蔗糖产业链上的委员工作室
- 第 3 版:要闻 以改革精神引领履职 以更大作为推动发展
- 第 4 版:要闻 陆海空天,丰收同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