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政协报新闻中心(广西政协报创办的权威新闻综合网站)
投稿热线:0771-8802228
投稿邮箱
政协报数字报
当前位置:广西政协报首页 > 政协报数字报
2024-10-01
以国之名褒奖民族团结进步模范
2024-10-01 | 来源:广西政协报

□ 新华社记者 王明玉

 

  352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368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受到表彰!

 

  9月27日上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举行。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开展这一表彰,这在党和国家历史上是第一次。

 

  受到表彰的模范来自全国各地各行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实绩突出,评选表彰旨在引领各族人民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团结奋进新征程、积极建功新时代。

 

  他们,有扎根戈壁荒漠为国戍边的牧民,有坚守长城脚下向海内外游客讲述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的宣讲员,有响应国家号召奔赴边疆学校播撒民族团结“种子”的支教服务队……

 

  一心向党,团结奋斗。

 

  这是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生动缩影——

 

  回望来路,1988年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已召开7次,共表彰了9400多个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从“山海情深”的宁夏闽宁镇,到续写“齐心协力建包钢”新篇的包钢党委,再到长年牧守边疆的卓嘎、央宗姐妹……一段段感人故事,定格民族团结进步的温暖瞬间。

 

  以更大的时间维度看,新中国成立75年来,独龙族、布朗族等少数民族群众“一步跨千年”摆脱贫困,各民族共同实现全面小康。天翻地覆的变化,靠的正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族人民携手同心、团结奋进。

 

  新时代,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

 

  看,文化创新交融,展现新气象——

 

  触摸“花瓣墙”、敲击“同心鼓”,沉浸式感悟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历史……这个中秋节,不少游客走进北京民族文化宫,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中领略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

 

  如今,文物古籍跨越千年“上新”展览、600多岁的蒙藏学校旧址“变身”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各民族美美与共的画卷徐徐铺展,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可触可及。

 

  看,社会互嵌共融,形成新格局——

 

  上海静安区,超大城市的中心城区;新疆巴楚县,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两地相隔万里,却有着割舍不断的“山海情”。

 

  城市白领赴巴楚县精准帮扶、各族少年儿童到沪学习交流……上海静安区白领驿家两新组织促进中心以援疆扶贫工作为引领,为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注入青春力量。

 

  近年来,突出增进共同性的方向,以“互嵌”为导向,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三项计划”深入推进,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佳话不胜枚举。

 

  看,经济共富共享,汇聚新力量——

 

  2012年以来,741亿元中央财政少数民族发展资金落实落地,支持特色产业发展等项目2.4万多个。各地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各族儿女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一起跑出“加速度”,跑向未来。

 

  看,精神一脉相承,续写新篇章——

 

  浙江嘉兴,56个民族的朋友远道而来。去年9月,2023年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成员相聚南湖湖畔,共享伟大祖国荣光。

 

  希望的田野、美丽的村寨、幸福的欢歌,各族群众在“双向奔赴”中结下深厚情谊,传递和谐、幸福与喜悦。

 

  五十六个民族凝聚在一起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向着明天,各族儿女相亲相爱如一家,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将更加绚烂绽放!

 

  (据新华社北京9月27日电)

网站链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主管 · 广西政协报社主办
广西政协报社新闻网络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 0771-8802249
欢迎关注报社公众号
欢迎关注报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