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政协报新闻中心(广西政协报创办的权威新闻综合网站)
投稿热线:0771-8802228
投稿邮箱
政协报数字报
当前位置:广西政协报首页 > 政协报数字报
2024-12-24
“虹膜写真”日益走红,安全隐患也浮出水面……
2024-12-24 | 来源:广西政协报

一家虹膜写真馆内的虹膜照片采集设备。颜之宏/摄

 

  “用快门定格双眸”“让浩瀚宇宙在你的眼里遨游”……近期,一些主打“虹膜写真”的摄影馆在多地悄然兴起,各类社交平台上的“种草”帖,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前去拍摄打卡。

 

  所谓“虹膜写真”,就是利用高清摄影工具拍摄人的“黑眼球”。由于虹膜包含很多相互交错的斑点、细丝、冠状、条纹、隐窝等细节特征,且每个人的虹膜特征均不相同,因此被一些人认为具有拍摄留存的艺术价值。

 

  目前,虹膜写真馆在国内多个城市出现。记者在大众点评平台搜索发现,北京、上海、成都、杭州、广州、深圳等多地开设了虹膜写真馆,有的城市开设数量还不少。小红书上,虹膜写真相关话题浏览量接近2000万次。

 

  在福建的一家虹膜写真馆内,记者看到,经后期修饰的虹膜图片以摆件、相册、装饰画、明信片等形式摆满了整个房间。一台单反相机、几盏补光灯、一个固定前额的支架,构成了一套采集虹膜照片的系统。根据照片尺寸和不同效果,收费148至368元不等。

 

  虹膜是重要的生物特征信息,具有唯一性、稳定性等特点。正因如此,虹膜识别被应用于一些有高级别安防要求的领域。

 

  “尽管虹膜识别当前并未普及,但未来有一天可能和人脸识别一样广泛应用。”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网安中心测评实验室副主任何延哲说,如果虹膜信息被不法分子获取,可能被用来进行身份盗窃、诈骗或其他不法行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教授左晓栋说,当前虹膜识别需要进行“活体验证”,仅用一张虹膜照片很难“骗过”计算机。但随着技术发展,伪造可能更容易,违法成本更低。

 

  虹膜写真照片若存储不当,也可能造成敏感个人信息泄露。

 

  记者从全国多家虹膜写真馆了解到,大部分商家表示会“及时删除消费者的虹膜拍摄底片”。广东一家虹膜写真馆负责人说,最多保留底片7天,以防止客户有后续修片需求。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消费者并未意识到拍摄虹膜写真可能泄露个人信息,也没有和商家确定底片如何保存、处理等。

 

  何延哲说,虹膜写真成片经过一定的后期修饰,用于生物特征识别的特征点位会被掩盖,但底片上的相关信息依然被清晰记录。“消费者应就相关问题提前与商家沟通,并尽可能避免在社交平台上发布原始照片。”

 

  考虑到目前使用虹膜识别技术的岗位大多具有敏感性,左晓栋等安全专家建议,已在使用虹膜识别技术的人员应避免拍摄虹膜写真,对平台通过算法推送的虹膜写真广告保持警惕。

 

  此外,虹膜写真从业机构应严格落实国家对敏感个人信息的处理要求。商家处理虹膜信息时,需满足特定目的和充分必要性等条件,采取严格保护措施,承担保护个人信息的相关法律义务。

 

  世辉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新锐提醒,消费者在拍摄前,应和商家签订相关协议;写真产品交付后,要求商家及时删除其虹膜影像,自觉保护个人隐私安全。

 

  此外,虹膜写真是新生事物,相关设备和具体操作暂无统一规范标准。拍摄过程中如操作不当,可能对眼睛带来损伤。复旦中山厦门医院眼科执行主任袁源智告诉记者,拍摄时可能出现强光持续刺激眼球,造成视网膜光损伤;患有眼底病变等疾病,或在近期做过眼部手术的患者,可能导致症状加重。

 

  (颜之宏)

 

网站链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主管 · 广西政协报社主办
广西政协报社新闻网络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 0771-8802249
欢迎关注报社公众号
欢迎关注报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