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辉
离春节还有半个月,小区已经进入了过年模式。直观感受是随着新年临近,小区日益冷清起来。平日里下午五点半开车回家,满世界难以找到一个停车位。这时候即便深夜回来,也有地方停。到了离除夕还有一周,车位多得像皇帝的嫔妃,车主可以随意“翻牌子”,想停哪儿就停哪儿,为期半个月的“停车自由”开始了。
我们这个小区里最老的房子,房龄已经30年,最年轻的也有23年房龄。如今那些中高档楼盘,入夜去观察一下,亮灯者不过十之三四。我们这个灰头土脸的旧小区,由于地理位置好,房价低、租金低,入住率超过95%。大白天楼下满眼是人,晚上就更热闹了。耳朵听到的都是五花八门的方言,小区大多数居民来自省内农村。
住得太密集,公共资源难免不够用。健身器材由于“过劳”,经常缺胳膊少腿;孩子们疯闹,一不小心就撞倒了路边停着的电动车。小区业主群里时常发生争吵,吵来吵去,最后也难吵个明白。
调查小区居民构成,往往是物业公司的难题,对于我们小区却不难。每个星期六的早晨,出小区的上班早高峰车流,与工作日无异。上门催收物业费,许多人会说月底发了工资再给。体制内单位有双休,大多每月10号或15号发工资。合理推断一下,我们小区九成以上就业人口,属于打工人。从气质谈吐判断,大多属于传说中“打螺丝的”。生活不易,工作压力大,或许也是时常不和谐的原因。
相对而言,春节前后各一星期。这半个月里,不仅小区里安安静静,业主群里也一团和气。打工人很少能享受双休,但私企过年舍得放假,有些公司一放十天半月甚至更久。体制外就业者年终奖大多不高,好在过年放假方面胜了一筹。放长假回老家过年,居民少了一大半,走路撞到、擦到的概率都大大降低了。车位、健身器材、广场舞场地……一切都变得宽裕了。留守在小区过年的人们,情绪仿佛稳定了许多,文明修养也提高了一大截。可见人依然具有某些动物属性,彼此需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挤得太靠近了,各种矛盾冲突就会发生。
少三分之一甚至一半人,小区居民的生活舒适度会大大提高。每年过年前后这半个月,屡屡验证了这一点。可见房地产市场并未饱和,许多人仍有搬家的心理需求,想搬进改善型住宅。新的一年里,大家得撸起袖子加油干。
拥挤型旧小区是曾经的时代产物,但愿不远的将来,大家都有宽敞、舒适的住所。旧小区里不再挤那么多人,平常日子也能像过年时那样安逸舒适。
- 第 1 版:要闻 自治区政协党组召开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 孙大伟主持并讲话
- 第 2 版:要闻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 第 3 版:要闻 新春送福暖民心——我区各级政协开展春节前走访慰问活动
- 第 4 版:要闻 除夕:辞旧迎新时,最美团圆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