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政协报新闻中心(广西政协报创办的权威新闻综合网站)
投稿热线:0771-8802228
投稿邮箱
政协报数字报
当前位置:广西政协报首页 > 政协报数字报
2025-02-11
向智而行勇担当
2025-02-11 | 来源:广西政协报

  【编者按】

  奋斗铸就辉煌,实干开创未来。新春伊始,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坚持“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大会,强调要“把精力集中到干事创业上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唱响加快高质量发展主旋律”。党政有部署,政协见行动。即日起,广西政协报开设“实干开新局 同心促发展”专栏,聚焦全区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如何以“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为鲜明导向,坚持为国履职、为民尽责情怀,把事业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助力开创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新局面。敬请关注。

 

向智而行勇担当

□ 本报记者 覃文宇 蒋艳丽 张晓晨 李依依 黄骏

 

  “人工智能时代,广西不能缺席、不能落后,要以‘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力争在新领域新赛道迎头赶上。”

 

  自治区“新春第一会”围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入交流研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成为高频词。

 

  近年来,广西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破冰前行,世纪互联、同方知网、海天瑞声等人工智能企业加快落地……八桂大地,“人工智能+”正赋能各行业发展,让生活更美好的故事频繁上演。

 

  书写美好故事,政协从不缺席。

 

  数实融合

  打造产业发展“新引擎”

 

  春寒料峭,位于中越边境的中越友谊关—友谊货运通道智慧口岸项目正在进行最后调试阶段,智慧无人车通关、自动识别自动验放通关系统让人耳目一新,项目建成后可以实现24小时全天候、无接触、无人化、智能化通关。

 

  繁忙的钦州港码头作业区内空无一人,远控桥吊精准搬运集装箱,无人驾驶智能导引运输车穿梭不停。在百米外的远控中心,岸桥远控员只需轻点鼠标、推动操作杆、按下按钮,就能一气呵成完成抓吊、运输、装卸……

 

  “数字服务具有天然的便利链接、融合与创造功能,聚焦进出口‘云便利’,加快中越智慧口岸建设,打造覆盖进出口全流程、全链条、全天候‘数字通关’新体系。”九三学社广西区委建议,锚定数字通关、数字保税、数字园区,数字产业链的“数字服务”才能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上取得更大突破。

 

  数实融合是指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自治区政协委员、广西国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谋悦认为,要以高质量发展数字贸易经济为突破口,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齐头并进;在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数字贸易产业集群上下功夫,推动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因地制宜发展数字贸易经济,推进与东盟国家数字贸易合作,更好提升数字贸易国际影响力。

 

  在推动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方面,自治区政协委员、广西科学院院长元昌安提出,凭借大数据中心汇聚的数据动能,精准对接东盟各国需求,在跨境电商、国际物流、文化交流等多元领域,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持续输出“中国经验”与“广西智慧”,研发多语言智能客服系统,助力广西跨境电商企业开拓市场。

 

  自治区政协委员、北海市工商联主席曾作琴建议,形成互惠互补、错位发展、协同高效的现代化产业协作体系,切实用好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培育新产业,形成新的产业集群;突出桂港澳直通,打造承接产业转移和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重要平台以及桂粤港澳合作示范区;加强南宁、北海、玉林、百色4个机场作用,协调客源货源,共同发挥出“1+1+1+1>4”的效果。

 

  人工智能

  赋能未来美好生活

 

  政协委员集聚了各大领域的专家、学者,高层次的“协商专家智库”,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建言和决策咨询。

 

  随着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人工智能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建设广西人工智能学院和广西人工智能实验室,加强广西AI人才培养,打造本土AI创新平台,强化区域战略科技力量,助推广西新质生产力发展。”自治区政协委员、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刘建明认为,要持续推进区域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加快建成广西人工智能实验室,解决产业重大科技问题,促进广西新质生产力发展;优化高校、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共同牵头组建的“3+N”组建模式,实现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体、“硬件基础设施”和“软件技术开放”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研发应用布局。

 

  近年来,南宁、柳州、桂林等城市成为AI产业的重要聚集地,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AI企业脱颖而出,技术创新和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一批核心技术实现突破。

 

  自治区政协委员、广西大学科研院副院长秦祖赠建议,设立AI产业园区,通过引培龙头企业,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能力,着力打造有资源禀赋支撑、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智能体产业;加强人才引培,建设好广西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的人工智能专业,培养“AI+”复合型人才,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为产业智能体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积极引导、拓展产业智能体的应用场景和市场需求,推动产业智能体在农渔、农渔加工、文旅、矿产、贸易等行业领域得到应用。

 

  “高校作为人才资源供给阵地、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阵地,必须不断优化适应新发展格局需求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在自治区政协委员、广西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赵君看来,应进一步提高师生数字能力素养,探索人工智能时代教与学的新范式,推动工科高等院校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健全完善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的学科专业设置、建设和调整机制,在人才培养方面主动对接产业发展、科技进步和社会治理等发展需求,培养发展新质生产力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科技引领

  用实干书写履职担当

 

  2025年元旦,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最新数据: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80万辆,居全球前三;海外出口22.5万台/套,刷新历史记录。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不断拓展海外市场,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助力中国汽车产业的崛起。”多年来,自治区政协委员、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练朝春一直深耕汽车技术领域,曾主导完成过公司百余项汽车产品的开发和技术改造工作,并首创了适合我国微车制造特色的车身开发模式,用实干书写履职担当。

 

  2023年,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中国首个实现商业化运营的柔性燃料发动机平台。作为我国绿色智能动力的领航者,玉林市政协委员、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湘凡带领团队持续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在拓展传统动力应用领域和新能源布局方面都有了新突破,他表示核心技术是企业长久发展的基石,要坚持自立自强,对标和学习全球最好的企业,研发出更好的产品。

 

  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是广西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区域竞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自治区政协委员、香港广西社团总会常务副会长杨立君提出,要引导制造业企业广泛应用数字化技术,推动企业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实现设备联网、生产环节数字化和供应链协同响应;积极培育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数字创意等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促进企业间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制造;建设大型数据中心,为企业提供数据存储、分析和应用服务;推动物联网技术制造业中的应用,实现设备的互联互通和数据采集。

 

  美斯达是国内移动破碎筛分设备领域的龙头企业,一直致力于数字化、智能化的建设,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被评为“广西智能工厂示范企业”。自治区政协委员、广西美斯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康华表示,履职尽责的首要任务就是做好本职工作,发展好自己的企业,并把中国标准和中国制造的产品推向全世界。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明媚的春光永远属于耕耘者、创业者、实干者!

网站链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主管 · 广西政协报社主办
广西政协报社新闻网络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 0771-8802249
欢迎关注报社公众号
欢迎关注报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