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政协报新闻中心(广西政协报创办的权威新闻综合网站)
投稿热线:0771-8802228
投稿邮箱
政协报数字报
当前位置:广西政协报首页 > 政协报数字报
2025-03-04
共建共享共同富裕幸福家园——广西政协报社到浦北县开展走基层主题采访活动见闻
2025-03-04 | 来源:广西政协报

共建共享共同富裕幸福家园

——广西政协报社到浦北县开展走基层主题采访活动见闻

□ 本报记者 李依依

 

  陈皮飘香、官垌鱼跃、茶旅融合……作为“世界长寿之乡”,浦北县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和特色产业,在县政协和广大委员的积极助推下,探索出了一条“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发展之路。

 

  2月25日至26日,广西政协报社采访组到浦北县,深入了解该县政协以提案为纽带、以协商为桥梁、以委员行动为抓手,凝聚政协之能、委员之为助力乡村振兴、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履职实践。

 

  助推“小陈皮”撬动大产业

 

  浦北县是两广地区闻名的“扁柑之乡”,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浦北大红柑种植面积和产量已居广西之最。

 

  近年来,该县把发展陈皮产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主导产业来抓,全力加快陈皮产业发展。截至2024年底,全县大红柑种植面积突破17万亩,连片种植基地240个,20年树龄以上的大红柑老树超25万棵,百年高龄大红柑老树至今仍然枝繁叶茂,硕果累累。2024年全年产值超60亿元。

 

  在浦北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版图中,陈皮产业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传统农产品的华丽转身,离不开县政协的全链条助力——

 

  积极推动龙门镇新田村打造100亩大红柑高质量发展示范基地,鼓励引导委员和委员企业在陈皮产业发展中站前台、唱主角,在三合、福旺、江城、龙门等镇打造了800多亩水肥一体化大红柑种植示范区和120多亩“脱毒苗”标准化育苗示范基地;创新在浦北陈皮产业园设立陈皮产业链委员联络室,其中通过搭建“政(协)银企”协商平台,首次协商实现授信签约金额达3000多万元,助力陈皮产业获3.88亿元金融支持。

 

  县政协还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委员行动”与陈皮产业高质量发展共同谋划、聚力成势,依托陈皮产业链委员联络室,以“实施‘一十百千万’工程,共建共享共同富裕幸福家园”为主题,围绕共识、共商、共建、共享、共治“五共”,深入开展委员行动学习,积极探索以陈皮产业为基,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浦北经验”。县政协委员、浦北陈皮协会会长陈能浩,县政协常委、浦北县健翔食品厂厂长刘南表示,要进一步发挥民营经济力量,为先富促共富贡献力量。

 

  在县政协的助推和政协委员的带动下,浦北的陈皮产业链不断延伸和拓展。其中,美味的陈皮饼尤其让人难忘与推崇。浦北陈皮饼香气馥郁,外皮酥而不散,馅料甜而不腻,入口柑香醇厚、软滑而有嚼劲。

 

  提到陈皮饼,浦北县南洋饼厂所生产的南洋系列陈皮饼等产品畅销区内外,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肯定和青睐。县政协委员、浦北县小江镇南洋饼厂总经理陈秀深告诉记者,其制饼技艺传承自祖父的手艺,自1999年创办该厂以来,他与厂里的师傅们紧跟技术创新步伐,不断研制和改良制饼工艺,最终成功打造出南洋系列陈皮饼。如今,以南洋、健翔等企业为代表生产的陈皮饼,已经成为当地特色小吃的一张“靓丽名片”,为浦北陈皮产业的蓬勃发展“锦上添花”。

 

  力促“茶旅联姻”酿出共富滋味

 

  前往石祖禅茶园的当日,烟雨朦胧。

 

  漫步在石祖禅茶园的茶山上,云雾缭绕、新芽吐绿,竟是比画卷生动、似仙境美妙。

 

  石祖禅茶园位于国家AAAA级景区五皇山山脉,是中国森林养生基地,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古茶树资源。目前,石祖禅茶园已建成广西五星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广西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等,发展林中茶园5000多亩,实现年接待游客25万人次以上,辐射带动全县3000户以上农户增收致富。

 

  为推动石祖禅茶园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浦北县政协围绕《关于深化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建议》提案中提出的“从加快经济发展上助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这一建议,会同承办单位,针对性地将提案建议面对面协商办理选在石祖禅茶园,引导企业主体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采取“茶旅联姻”发展模式,深入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推动乡村文化旅游进一步发展。

 

  这是浦北县政协助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推进“共建共同富裕幸福家园”建设的缩影。

 

  近年来,浦北县政协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委员行动”,聚焦“五个家园”建设,广泛深入开展民主协商活动,以“政协之能”服务“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之为”,助力浦北成功入选第六批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此外,县政协充分发挥优势作用,促成全县5家电商企业及其6个电商平台与134家农产品生产企业达成合作单位,有力推进了陈皮、八角、小江瓷等40多种民族特色产业发展。

 

  浦北县政协主席陈建军介绍,为共建共享共同富裕幸福家园,县政协积极创新方式,以委员企业为主体,依托全县5个片区委员联络站,创建了“浦北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通过采取“界别委员+合作社+基地”的模式,推进“基地共建”,落实“技术共享”,强化“产销对接”,助力加快民族经济产业发展。“从陈皮‘镶金’到八角‘飘香’,从官垌鱼‘跃龙门’到茶旅‘酿芬芳’,我们以提案为笔,以协商为墨,书写凝心聚力为‘小产业撬动大振兴’贡献‘政协之能’、‘委员之力’的时代新篇章。”

 

  助力官垌鱼“游”出新天地

 

  官垌镇位于浦北县北部,地处六万山腹部,山多林茂、沟渠纵横,山涧溪流终年不断,天然草料丰富。

 

  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地群众就因地制宜,在沟沿路边、房前屋后、田头地角或一些低洼田开挖小鱼窝,引来山泉水养鱼,每个鱼窝大小几平方米至几十平方米不等,平时投喂青草、瓜叶、木薯叶等,养殖至少三年以上。养出来的鱼个头大、肉质结实,无泥腥味,香而不肥、嫩而不腻,被大家称为官垌鱼。

 

  如今,官垌鱼已成为浦北县的特色农业品牌,荣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入选自治区级非物质遗产代表性项目,品牌价值高达6.68亿元。目前,全县官垌鱼年产量达到1.6万吨,产值达3.7亿元,其中仅官垌一镇养殖面积约2800亩,年出售鲜鱼约3000吨,年产值超1亿元。

 

  “一条鱼不能只活在水塘里。”近年来,浦北县政协高度关注官垌鱼产业发展,积极采取专题调研、委员提案、社情民意等协商方式,深入挖掘官垌鱼文化,推行“官垌鱼+旅游”发展模式,助力加快构建官垌鱼全产业链。

 

  “现在,我公司在南宁设立了官垌鱼调配中心和体验馆,并成功在首都北京举办了推荐会,实现让官垌鱼‘游’进了北京。”县政协委员、浦北县官垌镇正农生态农产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庞竣匀介绍官垌鱼产业发展情况时,对县政协和承办单位的大力帮助表示了感谢,并表示要继续发挥委员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创新运营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积极配合推进“寿乡官垌鱼文化产业园”建设。

 

  如今,行走在浦北的青山绿水间,处处可见政协委员奔忙的身影、百姓脸上的笑容、乡村建设的新貌——这,正是乡村振兴最生动的注脚。

网站链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主管 · 广西政协报社主办
广西政协报社新闻网络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 0771-8802249
欢迎关注报社公众号
欢迎关注报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