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政协报新闻中心(广西政协报创办的权威新闻综合网站)
投稿热线:0771-8802228
投稿邮箱
政协报数字报
当前位置:广西政协报首页 > 政协报数字报
2025-04-12
我家乡的小河
2025-04-12 | 来源:广西政协报

吴海音

 

  在我的记忆深处,流淌着一条永不干涸的河,它就是家乡武宣县通挽镇尚满村王羌屯的武籁河。它是黔江的一条支流,像一条灵动的丝带,蜿蜒流经武宣县境内,全长约60公里,而流经我们村前的这一段,虽仅有约3公里,却承载了我童年的全部欢乐与温暖,是我心中最美的画卷。

 

  武籁河的这3公里河段,有两处堤坝,它们像两位忠诚的卫士,守护着村庄。一处是规模较小的王羌堤坝,每至夏季暑假,这里就成了欢乐的海洋。大人小孩们纷纷涌入水中,享受着清凉与惬意,欢笑声、打闹声交织在一起,让整个堤坝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另一处是规模较大的龙宫堤坝,它肩负着更为重要的使命——为下游的几百亩农田提供灌溉水源。每到汛期,湍急的水流冲击着堤坝,形成壮观的瀑布,那磅礴的气势,丝毫不逊色于名山大川的奇景。此时,村民们总会不约而同地来到这里,欣赏这大自然的杰作,感受着它的雄浑与壮美。

 

  曾经,连接河流两岸的是一座简易的小桥,由七八块大石头拼凑而成。它虽然简陋,却是村民们出行的重要通道。然而,每到河水上涨,这座小桥就会被无情的洪水冲垮,给村民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每年大水过后,村民们都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修复它,大家为此吃尽了苦头。但如今,在党的阳光政策普照下,县政府拨出资金,在这里建起了一座坚固的大桥。它横跨两岸,如一道绚丽的彩虹,不仅方便了村民的出行,更为村庄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从此,村民们再也不用担心被河水阻隔,农产品能够顺利地运往各地,村庄与外界的联系也日益紧密。

 

  武籁河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宝库,河里的鱼虾数不胜数。还记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河水清澈见底,村民们经常担着水桶到河边挑水饮用。夏天,尽管河水会有些混浊,但经过简单的沉淀和过滤,依然能满足生活所需;冬天,河水则变得格外清澈,能清晰地看到一群群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动。小时候,我最喜欢约上两三个小伙伴,拿着自制的鱼竿,来到河边钓鱼。我们静静地坐在岸边,眼睛紧紧地盯着水面,等待着鱼儿上钩。每当看到浮漂下沉,心中便涌起一阵激动,迅速拉起鱼竿,一条活蹦乱跳的小鱼就被钓了上来,有兰刀、鲫鱼等。炎热的夏日,放学后,我们几个调皮的孩子还会瞒着大人,偷偷跑到河边游泳。在清凉的河水中嬉戏玩耍,仿佛所有的烦恼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也正是在这条河里,我们学会了游泳,掌握了一项生存的技能。河中的水草十分茂盛,它们是鱼儿天然的饲料场。看着一群群鱼儿在水草间嬉戏打闹,自由自在地穿梭,我们心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然而,曾有一段时间,由于上游养猪场增多,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到河里,武籁河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整条河流变得臭气熏天,河水的颜色也变得乌黑浑浊,下游的村民苦不堪言。好在当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整治环境脏乱差,拆除了违法不达标的养猪场。经过一系列的治理措施,武籁河逐渐恢复了往日的清澈与生机,河水又变得清澈透明,鱼儿也重新回到了它们的家园。

 

  四季轮回,武籁河在不同的季节展现出不同的魅力。春天,万物复苏,小河两岸的竹子和树木抽出嫩绿的新芽,不知名的野花也竞相开放,整个河畔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夏天,河水清澈凉爽,是人们避暑的好去处,河边的树荫下,常常能看到村民们乘凉聊天的身影。秋天,河边的树叶渐渐变黄,飘落的树叶像一只只金色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给小河增添了一份诗意与浪漫。冬天,河水依旧潺潺流淌,虽然少了夏日的热闹,但却多了一份宁静与祥和。

 

  如今,每次回到家乡,我都会来到武籁河边,静静地坐在岸边,看着流淌的河水,回忆着童年的点点滴滴。这条小河,不仅是我成长的见证者,更是我心灵的寄托。它承载着我对家乡的深深眷恋,无论我走到哪里,它的潺潺流水声都将永远在我心中回响。

网站链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主管 · 广西政协报社主办
广西政协报社新闻网络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 0771-8802249
欢迎关注报社公众号
欢迎关注报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