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凤美
“给我离老歪远点。”小的时候,每次我们准备出门玩耍,父母总会不厌其烦地叮嘱。
后来我发现,不止我的父母这样告诫,几乎村里所有家长都对自家孩子说着同样的话。
“老歪又不是豺狼猛兽,他对我们挺好的,不仅给我们好吃的,而且还经常替我们出头。”我们心里暗自嘀咕,可这话谁也不敢说出口,生怕一旦讲出来,连门都出不了。
老歪比我们大两三岁,他上山能抓野鸡,下水会摸河鱼,还总能捣鼓出弹弓、木手枪等新奇玩意儿,带着我们玩得不亦乐乎。当然,他还十分讲义气,在我们遭受邻村孩子们欺负时,总会挺身而出,将他们揍得屁滚尿流。因此,我们一帮孩子都跟在他身后,一口一个“大哥”叫得亲热。
老歪其实挺可怜的,他没有父母照顾。准确的说,是他的父母没办法照顾他。听说在老歪才几个月大的时候,他的父亲因过失致人死亡被判了刑,他那还未成年的母亲也自此没了踪影。老歪只能跟着独眼跛脚的爷爷艰难度日,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老歪似乎天生不是读书的料,小学三年级还没读完就辍学了。辍学后,他每天在村里晃悠,不是偷偷折断张三家的鸡烤着吃,就是跑去点燃李四家堆在田间地头的草垛;不是用弹弓打碎王五家的瓦片,就是拿石头砸坏赵六家的窗玻璃。村里树上的黄皮果、番石榴、柚子、桃子等,只要稍微有成熟的,准保第一时间被老歪盯上。村里有些老人忍不住摇头叹息:“上梁不正下梁歪,这孩子,没救咯。”还有人附和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嘴上虽然这么说,但是村里人都怕老歪遗传了他父亲的暴脾气,担心惹恼他会招来报复,因此老歪从他们面前经过时,他们却都低垂着眼,目光死死地盯着地面,好像眼珠被地面给黏住了一样。
村民们每天都盼着能听到老歪从村里消失,甚至从世界上消失的消息。
老歪不在村里的日子,村民张三咬牙切齿地说:“老歪这人,迟早得挨枪子儿!”村里人都知道,张三对老歪恨之入骨。听张三说,有一次他把山上滚到自家田地里的落石堆放在了自家和老歪家的地界时,不小心砸倒了老歪家的玉米苗。老歪二话不说,直接将他摁在地里狠狠揍了一顿。从那以后,张三只要远远瞧见老歪,就赶紧绕道走。那年,老歪才十二岁,却壮得像头牛。
村民李四也忿忿不平:“老歪这小子,早晚得被别人收拾!”李四私底下跟村里人讲,有一天老歪路过他家门口,他家新买的狗不懂事,冲着老歪狂叫不止,还作势要扑上去。李四赶忙喝止,还恶狠狠地踹了狗两脚。老歪当时只是冷冷地笑了两声,可到了晚上,他就带着两个肉包子上门逗狗,狗不理他,他直接举起锄头当着李四的面“哐当”砸了两下,然后扬长而去。第二天,李四给老歪送去半扇狗肉,赔着笑说:“歪哥,这狗太闹腾,不好养。”老歪接过狗肉,拍了拍李四的肩膀,李四的心跟着那肩膀的动作,一上一下的。那时,老歪十三岁。
“老歪这人,肯定不得好死。”村民们在心里都这么给老歪下结论。
虽然老歪常常听到村民们对他的指指点点、议论纷纷,但他一点都不在乎。不过,有一个人他却格外关心和在意,那就是和他从小一起长大的邻居阿美。阿美和老歪同龄,是单亲家庭的孩子。阿美的母亲担心阿美被老歪带坏,于是以死相逼,把阿美送去镇上读初中,还让她住了校。
阿美去学校才一个星期,老歪就觉得在村里待着没意思透了,他下定决心,要出去闯荡,不活出人样绝不回家。
那天早晨,雾气还没完全散去,路上一个行人都没有。老歪趁着爷爷还在熟睡,背上一个简单的背包,悄悄溜出了家门。
自那天起,村里变得十分平静,到处都是欢声笑语。
时光匆匆,就在大家差不多忘记还有老歪这个人时,县里给老歪的爷爷送来一个四四方方的小盒子和一块“见义勇为光荣之家”牌匾,村里轰动了起来。
原来,离家后的老歪进城送了外卖。在一次送餐途中,他从几个赌棍手里救下一个女孩,自己身中几刀,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村民们突然怀念起老歪的点点滴滴,他们觉得,老歪以前那些调皮捣蛋的事儿,不过是小孩子的天性使然,其实也没那么严重。
- 第 1 版:要闻 陈刚蓝天立拜会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
- 第 2 版:要闻 延伸履职触角 服务一方群众——崇左市江州区政协委员工作室服务群众工作记事
- 第 3 版:要闻 广西产业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的路径思考
- 第 4 版:要闻 活成春天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