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政协报新闻中心(广西政协报创办的权威新闻综合网站)
投稿热线:0771-8802228
投稿邮箱
政协报数字报
当前位置:广西政协报首页 > 政协报数字报
2025-07-24
助解八十多万亩桉树生态难题 昭平县政协凝聚林业转型共识
2025-07-24 | 来源:广西政协报

助解八十多万亩桉树生态难题

昭平县政协凝聚林业转型共识

 

  昭平讯 速生桉,曾被视为“绿色银行”,在带来经济收益的同时,其大规模无序种植也引发了水土涵养能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受损、林相结构单等生态隐忧。如何科学破解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构建速生桉管控新机制,推动林业向生态产业化转型?昭平县政协积极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创新运用“内深耕、外引智、聚共识”的履职路径,为这一难题精准“开方”。

 

  为掌握实情,昭平县政协扎实开展“向下沉”的调研。县政协主席张贤才率队深入县林业部门、大脑山林场、富罗林场等一线,详查速生桉种植现状与管控实效。通过听取汇报、实地勘察和多方访谈,全面掌握了全县速生桉种植面积、空间分布、涉及农户群体以及现有措施的成效与短板,核心聚焦生态影响。

 

  调研组数据显示,昭平县速生桉种植面积达80多万亩,占全县可利用林地总面积的20.89%。其速生丰产特性曾是林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但伴生的生态问题日益尖锐——发达的根系导致植被单一化、耗水量大加剧局部水资源压力,部分区域因无序种植引发水土流失、影响水质,生态与经济的矛盾亟待破局。

 

  在“向下沉”的同时,县政协同步推进“向外学”。为拓宽视野、汲取先进经验,张贤才带领林业、生态环境、司法等部门负责人,赴恭城瑶族自治县考察,重点学习其在“种植前置审批评估”“生态敏感区域精准禁划”“桉树与茶叶、果树复合经营”等方面的创新实践,特别是“生态补偿+产业扶持”化解农户收益难题的做法。张贤才强调,要将好经验结合昭平山地特点、产业基础和生态本底,内化为“昭平方案”。考察结束后,县政协立即启动“经验本土化”论证,针对县内不同海拔、种植年限等复杂情况,研究差异化管控策略。

 

  调研组确立“生态优先”底线,建议系统开展生态要素影响长期监测研究,为决策提供科学支撑;全面梳理政策法规,精准界定法律边界,广泛吸纳社会意见;强化跨部门协作,形成齐抓共管合力,将生态潜力转化为支撑高质量发展动能,打通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向赋能通道。

 

  “科学规划缺位是我县速生桉一度无序扩张的症结所在。”“盲目扩大速生桉单一林种,生态代价不容忽视,强化管控刻不容缓。”……为汇聚智慧、寻求最大公约数,7月11日,昭平县政协组织召开专题协商座谈会,农业界、经济界政协委员,林业、环保、司法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速生桉种植户代表共20余人围坐一堂深入探讨。

 

  直面速生桉引发的生态隐忧,各方智慧火花碰撞:政协委员与林业、司法部门聚焦制度完善,提出修订法规、强化全链条管理、刚性划定禁种红线、探索林业碳汇等建议,司法部门提出《昭平县速生桉种植管理条例》立法构想;种植户代表呼吁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持以实现平稳转型;生态环保部门力主推广乡土树种替代及科学轮作模式。经过充分协商,会议凝聚共识,形成“规划引领、政策驱动、产业升级、生态修复”的系统治理路径,确立“分区管控、分类施策”原则,将全县林地划分为生态保育禁种区、有序退出过渡区、规范种植示范区,为精准施策奠定基础。

 

  系列履职后,昭平县政协系统梳理整合考察经验、调研成果和协商智慧,凝练形成《关于加强速生桉种植科学管控,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的专题调研报告》,作为重要决策参考报送县委、县政府,同时,持续发挥民主监督职能,紧盯后续政策制定与落地。 (刘学科)

 

网站链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主管 · 广西政协报社主办
广西政协报社新闻网络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 0771-8802249
欢迎关注报社公众号
欢迎关注报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