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政协报新闻中心(广西政协报创办的权威新闻综合网站)
投稿热线:0771-8802228
投稿邮箱
政协报数字报
当前位置:广西政协报首页 > 政协报数字报
2025-09-25
制度创新暖夕阳——南宁市政协助推长护险落地破解养老护理难题
2025-09-25 | 来源:广西政协报

制度创新暖夕阳

——南宁市政协助推长护险落地破解养老护理难题

□ 樊容宾 莫岚远

 

  “护理员‘招人难、留人难’,政策要求必须缴纳社保,年纪大的有经验者进不来,年轻人又不够。”

 

  “想让护理员年轻化太难,超龄人员却被制度排除,有经验的护理员很难招到。”

 

  ……

 

  来自长护险机构和群众的呼声,迅速引起南宁市政协的高度关注。群众关切之处,便是政协履职的重点。今年以来,南宁市政协聚焦南宁市长期护理保险(以下简称“长护险”)制度推进中的堵点难点,深入开展调研,通过界别协商、委员提案、反映社情民意等途径,献务实之策、建有用之言,以深度建言和有温度的行动,凝聚推动南宁养老护理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共识与智慧。

 

  困局待解:诸多问题制约制度提升

 

  探索建立长护险制度,核心是解决重度失能人员的长期护理保障问题,是守护“一老”的重要民生举措。2021年3月,南宁市在广西率先启动长护险制度,通过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逐步构建起互助共济、责任共担、保障基本的长护险“南宁模式”,在托底民生、释放就业活力、赋能养老产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然而,诸多问题也随之浮现:“目前参保范围仍以职工为主,覆盖面有限”“专业护理人员严重短缺,准入门槛与实际用工需求存在矛盾”“定点服务机构供给不足”“商业保险公司参与度低”“评估和监管机制尚未健全”……这些问题,不仅制约着长护险服务质量的提升,也影响着制度的可持续运行。

 

  言之有益:扎实调研化为真切建言

 

  今年7月,市政协以“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推动南宁市养老护理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开展界别协商活动,推动议政成果转化为政策举措,破解行业难题。

 

  为掌握第一手情况,委员们先后走访广西重阳老年公寓、南宁市中科护理院、南宁市五象养老服务中心、南宁市福利中医医院、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广西南宁市金太阳老年公寓等多家机构,与一线护理员、机构负责人、失能老人及家属面对面交流,倾听诉求。同时,与市医保、民政、卫健、人社、财政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召开座谈会,围绕扩大保障范围、放宽护理人员准入条件、完善评估监管机制等核心议题,深入探讨问题根源与解决思路。

 

  市政协注重调研成果落地,通过全过程协商沟通,引导委员深化思考、提炼对策,以社情民意信息、政协提案等形式,高质量完成“履职答卷”。

 

  针对参保范围问题,市政协常委、社会法制委主任韦雪梅建议:“结合南宁市实际制定差异化参保政策,对职工、居民、低收入群体实行分类缴费,对困难群体给予财政补贴;优先将低保户、特困失能人员、70岁及以上失能老人纳入保障范围,再分步覆盖全市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

 

  专业护理人员短缺是行业难题,也是委员关注的重点。市政协常委、市社会福利院副院长许文水,市政协委员、广西金太阳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中心理事长赵飞强均提出,要正视养老行业劳动力年龄偏大、就业形式多样的现实,允许50岁以上女性、60岁以上男性从事护理工作;调整社保要求,实行分类用工管理——未退休人员签订劳动合同,退休或超龄人员签订劳务合同,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吸引年轻劳动力加入。

 

  市政协委员、广西旅发健康疗养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马京飞建议,从提升岗位吸引力入手,建立与服务年限、技能等级挂钩的薪酬增长机制,将护理员培训纳入财政补贴范围,畅通职业晋升通道,让护理员有奔头、有保障。

 

  市政协委员、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办主任潘松球聚焦人才培养,提出与本地职业院校合作,扩大护理专业招生规模,深化校企合作以保障毕业生就业;探索护理人员职业晋升机制,增强职业荣誉感,吸引年轻人加入护理人员队伍。

 

  成果落地:民意呼声开花结果

 

  面对委员建议,南宁市相关部门积极响应,结合调研情况与政策实际,出台针对性措施,让协商成果落地惠民。在完善护理人员准入条件时,既保留从业资格、技能培训等专业要求,又结合用工需求,将年龄上限放宽至65岁,缓解“有经验者进不来”的困境。

 

  今年8月15日,市医疗保障事业管理中心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南宁市长期护理保险护理服务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定点机构需配备专业护理团队,推行“劳动合同+劳务合同”双轨用工模式:劳动年龄段护理员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保,非劳动年龄段护理员签订劳务合同,保障双方合法权益。

 

  此外,南宁通过举办职业技能竞赛、开展评优评先、搭建人才交流平台,提升护理员的职业认同感与专业水平;整合政府、企业、学校资源,设立养老服务培训实训基地,建立“订单式”人才培养输送机制,鼓励医药卫生院校、培训机构参与人才培养,推动护理员规范化上岗,助力养老护理服务规范化、职业化发展。

 

  从群众反映问题,到委员建言献策,再到部门落实政策,这一闭环让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含金量”持续提升。“职能部门完善护理员准入标准,既正视了从业人员年龄现状,又缓解了机构需求缺口。”赵飞强委员表示,建言转化为政策,既体现了对委员履职的保障,更彰显了民主的力量。

 

  加快推进长护险制度是一项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的工作。市政协将继续通过界别协商、专题调研、政协提案、社情民意等方式,持续关注并积极参与推动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相关工作,让长护险制度走得更稳、更实,真正成为守护“夕阳红”的温暖保障。

 

网站链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主管 · 广西政协报社主办
广西政协报社新闻网络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 0771-8802249
欢迎关注报社公众号
欢迎关注报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