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区政协党的建设工作座谈会召开 陈刚提出工作要求 孙大伟出席并讲话
- 铸魂赋能 蓄力前行 自治区政协办公厅举办2025年机关干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
- 孙大伟深入崇左市龙州县宁明县宣讲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 费志荣在自治区政协界别协商会上提出 加快职普融通、产教融合 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 刘咏梅率队赴崇左市开展调研 搭建多元平台 拓宽传播渠道 构建面向东盟的文化传播体系
- 自治区政协机关党组召开扩大会议专题学习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瘦身清单”显活力 “集成办理”赢民心
——南宁市政协推行同类提案集中办理工作纪实
□ 本报通讯员 张 曦
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第四个就是“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勇做新时代的弄潮儿,靠的是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靠的也是改革。久久为功的改革进程,人民政协既是见证者、参与者,也是实践者、推动者。
一张长长的提案清单,曾经是许多承办单位年复一年的“压力清单”,答复要精准,落实要到位,沟通要充分……如今,在南宁市政协的改革创新中,提案办理工作正悄然迎来深刻转变。
近年来,南宁市政协积极创新提案工作机制,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实践中创新,大力推行同类提案集中办理,通过“合并同类项”、优化流程、强化协商,推动提案工作从“重数量”向“重质量”、“重答复”向“重落实”转变,有效提升了提案办理的整体效能。
这一改革,不仅是政协工作流程的优化,更是践行“提案不在多而在精”理念的生动实践。以提案集中集成办理促进深度协商互动,实现了发展见效、群众受益、委员满意、部门认可的多赢局面。
创新机制:从“件件办理”到“分类集成”
“过去一到提案交办时,面对数百件提案,很多办理部门都感到压力巨大,难免存在‘文来文往’的现象。”市政协提案委副主任范徽琳坦言。
如今,翻开《同类提案集中办理目录表》,变化清晰可见。以“推动南宁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类别为例,共合并了17件提案,内容涵盖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应用场景、国际合作等诸多方面。按照传统办理方式,需由发展改革委、科技局、税务局、工业和信息化局等部门分头回应,现在通过协同办理、统一答复,大大减少了协调成本。
这一转变,源自南宁市政协的创新探索。在推行同类提案集中办理过程中,市政协同步创建了“一张清单、一份答复、一次见面协商”的“三个一”工作机制,确保“减量”不“减质”、“增效”又“增温”。
“以前每个部门都要分别回复,现在会办单位将意见汇总给主办单位,形成统一答复,效率提高了不少。”南宁市科技局参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案办理的工作人员表示。
“并案不是简单叠加,而是通过系统梳理形成聚焦问题的建议清单,让办理单位能够精准发力。”市政协提案委主任韦杰鹏介绍道。
数据见证实效。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期间,351件立案提案中的203件同类提案被归并为66类,承办单位办理和答复量减少39.03%。到了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这一机制更趋成熟,将立案提案中的275件同类提案归并为70大类,提案办理量减少50.2%,“瘦身”更彻底,“增效”更显著。
合力破局:从“被动回应”到“主动担当”
“一开始,有些委员担心并案后会淡化个人提案的关注度,但实践证明,合并后的提案反而更受重视。”市政协提案委副主任余胜说。
市政协建立了提案办理协商督办全覆盖机制,除市领导领衔督办重点提案外,将所有立案提案分为8大类,由市政协分管副主席牵头督办,相应专委会具体组织实施,确保每件提案都有专门力量跟踪落实。
“提案并案后,分量更重了,承办单位更加重视。”参与“校园食品安全”提案的委员表示:“现在主办单位专门组织我们到学校周边调研,实地察看食品卫生状况,一起商讨治理措施。”
承办单位的态度也从“被动答复”转向“主动协商”。市市场监管局作为“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提案的主办单位,积极开展学校食品供应商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指导督促学校食品供应商加强生产经营过程控制,结合实际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建立了长效机制。
“过去忙于回复公文,现在有更多精力深入调研和落实提案建议,政协方案、政协智慧对于我们工作的推动促进作用更加彰显。”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落地有声:从“零散建议”到“系统施策”
“通过推行同类提案集中办理,我们不仅实现了工作流程的优化与效能的提升,更推动了提案办理工作由‘点上破题’向‘面上推进’的深刻转变,助力一批重点难点问题破解。”市政协副主席唐咸兴说。
在“平陆运河发展”类别中,多件提案聚焦东部新城集疏运体系、南宁港服务效能提升等,由南宁市交通运输局牵头,联合发改、商务等部门统筹推进,为平陆运河经济带建设提供政协智慧。
关于“托育服务及体系建设”的提案,合并后由南宁市卫健委主办,有效推动市托幼一体化工作建设,出台了《南宁市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目前南宁市开设托班的幼儿园共有111所,可提供托位2522个。
“智能医疗”“人工智能+文旅”“智能车联网”等新兴领域提案,通过集中办理加速政策集成和创新试点,推动打造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合作高地。
“我们要将这些大胆探索推进实施的工作措施进一步完善,形成明确的工作流程,为持续提升提案工作质量打下坚实基础。”市政协主席杨维超表示,提案办理不是“办文”,而是“办事”;不是“答复”,而是“回应”,只有让发展见效、群众受益、委员满意、部门认可,提案工作才能真正体现价值。
从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的探索起步,到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深化完善,南宁市政协同类提案集中办理工作机制已步入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它不仅是提案办理方式的一次革新,更是政协工作追求质量导向、效能导向的深刻转变。
新征程上,南宁市政协将继续坚持守正创新,不断完善机制,擦亮提案工作品牌,更好地发挥政协“重要阵地、重要平台、重要渠道”作用,广泛汇聚委员智慧力量,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南宁篇章广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