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政协报新闻中心(广西政协报创办的权威新闻综合网站)
投稿热线:0771-8802228
投稿邮箱
政协报数字报
当前位置:广西政协报首页 > 政协报数字报
2023-02-18
春日菊香有茼蒿
2023-02-18 | 来源:

春日菊香有茼蒿

黎 洁


春寒料峭时节,其他时令菜蔬还没有影儿,茼蒿就已冒出了一层新绿。芽儿初萌,很是耐看,细细碎碎,铺满了地面。

茼蒿又名蓬蒿,茼蒿叶互生,羽状分裂,叶型类似菊叶。儿时,善于劳作的母亲在闲暇之余,在村口的一片隙地开垦出一片菜园,在每个季节,种上茼蒿等蔬菜,把整个菜园子装扮得四时常青。刚长出的茼蒿呈绿色,清香之气特异。矮短的身姿蹲在一畦畦的菜地里,墨绿的叶子内敛稳重地弯垂着,一簇簇悄悄伸展。

小时候放学回家,挎个小篾篮,闲步去菜园逛一逛,看着亭亭玉立在晨风中的茼蒿,让人口中滋生出一种淡淡的菜蔬清香。掐几把菜薹,铲几棵茼蒿,午饭的菜肴便有了着落。茼蒿种上一畦,就能吃上好久,今天摘过一茬,施个肥,过不了几天,更多的侧枝便会纷纷冒出来。

“渐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盘。”阳春三月,草木生发,茼蒿是最先走进我们餐桌的美味菜蔬之一,故苏东坡在诗中称,用其“试春盘”。茼蒿食用方法多种多样,炒食、凉拌、盐渍或做汤皆可。新摘的茼蒿入水汆熟,迅速捞出,趁热挤干水分,然后细细剁成碎末,趁着余温撒上盐和一点点增鲜的糖,一点点调味的生抽,再滴上几滴麻油,就是餐桌上最受欢迎的一道蔬菜,也是小时候老家最常见的吃法。

蒜蓉茼蒿是儿时母亲经常给我做的一道菜。《本草纲目》中记载:茼蒿安心气、养脾胃、消痰、利肠胃。每年春季,母亲都会摘些嫩茎叶、幼苗,用开水烫一下,将蒜捣碎,放点醋,倒在茼蒿上,用筷子拌几下就可以吃了。炒着吃也行,叶子绵绵的富有肉感,叶柄脆脆的,甜滑可口,味道极美。母亲手巧,记忆中,她做出的蒜蓉茼蒿颜色鲜亮,清淡爽口,实是美味。 

茼蒿既有蒿之清气,也有菊之甘香。乡下老家在清明节这天有吃茼蒿饭的习俗。听外婆说,清明这天吃茼蒿饭能避邪驱魔。清明那天,将野生茼蒿与浸泡好的糯米一定比例拌匀,切上几块肥腊肉,放蒸笼里蒸熟。茼蒿特有的菊之甘香与糯米草根香糅合一起,腊香串味其中,氤氲一种春日的温润、田畴的温馨。站在灶旁,端上一碗香气腾腾的茼蒿饭,一口接一口地咀嚼着,菜嫩粉细,腊油飘香。

炒茼蒿只需佐油盐即可,吃在嘴里有清香味——口感清鲜,嗅觉浓香。一清一浓的碰撞,味道绵延而悠远。成家后,我在炒茼蒿前,会将之焯水,同时会把叶、杆分开炒,这样做出来的炒茼蒿味道清脆,不失本味。还有一次,我买回的茼蒿碧绿粉嫩,手碰到菜茎都会折断,突发奇想,像烫小青菜一样,把生茼蒿揿入烧滚的排骨汤里,茼蒿在肉汤里打一滚,顿时柔成一团,像一个俏女子碰到了心仪的人,顿时被降服软化了,只是那脆生生的质感,还依然保留着,吃起来真是妙不可言。

作家刘墉在一篇文章里写道:“茼蒿既可蔬,又可赏,又有乡情浓郁之味,田园的依稀印记,一举而数得。”挥发着浓浓清香的茼蒿,在我思维里只是一种美味极香的野蔬认识,与喜庆世俗之品位“同好同好,永结同好”。暖暖春光中,在舌尖上感受春的流连,岂不美哉!


网站链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主管 · 广西政协报社主办
广西政协报社新闻网络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 0771-8802249
欢迎关注报社公众号
欢迎关注报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