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眼镜
朱 辉
上一辈的老人普遍喜欢收藏旧东西,有些看上去毫无用处。比如我母亲,不仅闲置多年的旧衣服舍不得扔,每每小侄儿吃完外卖,她都会将一次性餐盒洗干净,存放起来。日久天长,积攒成了很大一堆。在她看来,这些餐盒很精致,扔了太可惜……
“还是因为以前太穷,落下心理疾病了。”我妻子如此“解读”,她父亲也有类似的“爱好”。
随着我们这代成为初老族,情况似乎好了一点。不过我也常常情不自禁地囤一些东西,比如眼镜。当年下岗后经济拮据,有一次眼镜角断了,手头的钱不够配一副新眼镜,用细绳绑着硬是戴了两个月,很是狼狈。于是后来经济情况好转了,常年要备两副眼镜,潜意识里怕又沦落到当年的境地。
最近十多年,我一直戴树脂片眼镜。树脂片的好处是重量轻,掉到地上不容易破。缺点也很明显,容易磨损。往往不到一年,镜片就“花”了,看不清楚。于是怀念起曾经的光白片(玻璃镜片),光白片透光率高,视物清晰,很适合我们这些伏案工作者。但光白片需要订做,价格低廉,利润率很低,因此许多眼镜店没有了这个选项。
“上我这儿来,我们巷子里有一家眼镜店,有光白片。”过年前,大哥对我说。
到了大哥那儿,他领着我在小巷里穿行,九曲十八弯终于到了。眼镜店门面不大,但处于内环中心地带,租金应该不便宜。
“他们是自家的房子,两层小楼。下面做生意,上面住人。因为不需要付门面费,所以才能薄利多销,光白片也配。”大哥告诉我。
进了店子,店主老两口都已白发苍苍,看上去七十岁出头。他们和我大哥很熟,说当年我大哥第一次来配眼镜时,还是20多岁的小伙子,如今都已经退休了。
“我们店的顾客,都是几十年的老熟人,不然谁能找到这个地方?我们一度也想过关门,好好安度晚年。可是想想那些老顾客怎么办?而且试着关过一星期,自己也不习惯。所以决定一直开下去,直到做不动了。”女店主对我说。
验光完毕,我选中一副结实的金属镜架,男店主说我口味复古。这种镜架八九十年代流行,如今其他店里都没有了。大哥一个劲劝我再配一副,于是我又选了另一副金属镜架。
“这两副眼镜扎实得很,轮换着戴到你退休没问题。如果出现点小毛病,拿回来,我给你修。这儿传说快要拆迁了,不知道真假。真拆了,我也会告诉老顾客,我搬家到哪儿去住了。眼镜店即便不开了,给你们做点售后维修,还是没问题的。”男店主说。
怪不得大哥要我配两副眼镜,他是担心我以后配不到“复古”眼镜了。
想象一下,几年后这家眼镜店拆迁了。我拿着眼镜去老两口家里修,那是一幅很温暖的画面。买卖做成了朋友,对于双方都是最大的收获。
- 第 1 版:要闻 欢迎订阅2023年 《广西政协报》《文史春秋》杂志
- 第 2 版:要闻 锚定强县目标 谱写履职新篇——扶绥县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侧记
- 第 3 版:要闻 中国经济复苏的世界意义
- 第 4 版:要闻 从检为公不渝 为民初心永存——追记“全国模范检察官”曹艳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