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 丽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强调要树立文化自信,并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厚植文化自信,有利于不断夯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文化根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力量。
地处广西西北边陲、云贵高原南麓的河池,人杰地灵,物华天宝,这里有“中国水电之乡”“中国有色金属之乡”“世界铜鼓之乡”“世界长寿之乡”“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世界地质公园”等美称;这里有浓厚的文学氛围,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涌现以潘琦、包玉堂、聂震宁、蓝怀昌、杨克、蓝汉东、东西、鬼子、凡一平等为代表的大量优秀作家,被人称为“河池作家群”现象,近五年来全市作家作者在省(区)级以上重点刊物发表作品3000多篇(首),出版《美丽山花》等著作53部;作家红日的长篇小说《驻村笔记》、莫景春的散文集《被风吹过的村庄》荣获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这里有闻名遐迩、享誉世界的红水河文化、铜鼓文化、红色文化、长寿文化、刘三姐文化、白裤瑶民俗文化,历经岁月积淀,成为广西乃至中国文化苑中的奇葩名品,汇集为独特的文化魅力。
独特的文化魅力,根植于源远流长的历史人文底蕴。两千年栉风沐雨,两千年文苑风流,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一代代各族先人披荆斩棘、繁衍生息;留下了冯京、于成龙、黄庭坚、徐霞客等众多文苑名流的光辉足迹和丹青翰墨,让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在这里交流、交融、发展,造就了河池文化的鲜明特色。
独特的文化魅力,孕育于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底色。河池因其名多水而风物多情,红水河、盘阳河、龙江河、下枧河……众多水系把河池九县两区融为灵动秀美之一体;天坑、天生桥、溶洞、地下河等岩溶景观奇幻多姿。良好的生态环境,让河池文化底蕴充满灵气。
独特的文化魅力,源自于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风情。河池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4%,其中仫佬、毛南族是全国独有的少数民族。这方山水孕育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刘三姐歌谣、毛南族肥套、瑶族古歌、南丹白裤瑶服饰、壮族铜鼓习俗、罗城仫佬依饭节、壮族蚂拐节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多民族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为河池文化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资源。
独特的文化魅力,来自于彪炳史册的红色文化特质。河池是广西农民运动的发祥地、百色起义的策源地、右江革命根据地的腹心地,是邓小平、张云逸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是红七军和韦拔群烈士的故乡,成长了韦国清上将等7 位共和国开国将军。革命战争年代,这里的人民用鲜血和生命缔造了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红色文化遗产。红色文化是老区精神的鲜明写照,为河池文化事业发展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食粮”。
独特的文化魅力,得益于接续赋能的守正创新发展。一直以来,河池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以及“河池作家群”的人才培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建立具有河池特色的优秀民族文化传承体系。2023年7月,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区成功入选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是广西目前唯一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推进文化振兴,政协责无旁贷。一直以来,河池市政协以助推文化建设为己任,发挥职能优势,聚焦新时代河池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建言践行。2011年推动成立河池市书画院,2017年成立河池政协文史馆、河池政协书画院,先后举办“中国梦·我的梦”河池书画精品展、“欢歌喜迎二十大 团结奋进新征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山歌赛、书画摄影展等十余项活动,吸引各界群众4万余人次参观。2018年11月,成功举办十五省(区、市)二十四市(州、盟、区)政协书画联展暨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书画展,宣传各族人民团结奋进新成就新风貌。近几年围绕“河池市少数民族建筑文化保护与传承”“加强特色民俗文化保护利用”“河池市文化遗存保护和利用”等系列专题开展调研和协商,相关意见建议获市委、市政府批示采纳;对宜州“九街十八巷”文化深入研究,形成《关于规划建设宜州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议案》,市委主要领导作出批示,市政府采纳并推进项目实施;编纂出版《广西河池非物质文化遗产荟萃》《历史名人在河池》《纪念人民政协成立七十周年山歌集》《河池文史》《河池扶贫史》《河池民居》等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史书籍,其中《河池扶贫史》获广西第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三等奖;以“书香政协”助推“书香社会”建设,向乡镇(街道)政协工作联络站、“委员之家”、村屯协商议事室、乡镇图书馆、农家书屋赠送图书12万余册,让书香萦绕美丽乡村。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文化自信是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具有强大的团结向心力。河池就是这样一方水土、一方宝地,肥沃的土地和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共同滋养着这里的人们,也使文化如同这方水土一样潜移默化、欣欣向荣。迎着新时代的东风,坚定文化自信,充分挖掘河池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壮大,成为河池高质量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
今天的河池,山水相伴,时和景丽,物阜民安。以“河池作家群”和生态文化、长寿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为标志的河池文化,伴随河池的深厚文脉,枝繁叶茂,发展壮大,体现的是河池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赋能河池振兴,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待。
(作者系河池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
- 第 1 版:要闻 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南宁开幕
- 第 2 版:要闻 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南宁开幕
- 第 3 版:要闻 东博会和峰会20年带给广西的蝶变
- 第 4 版:要闻 文化自信赋能河池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