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春雷
老支书嘴上起了泡,嗓子干哑,老伴埋怨他,一天到晚东跑西颠,喝不了几口水,能不上火么。老支书脖子一梗,说,你懂啥,这几天连阴雨,虽然都是小雨,但我看天气预报,弄不好要下大暴雨,发山洪,村子地势这么矮,到时村里人咋办?老伴说,你就是瞎担心,咱村多少年没发过洪水了。
老支书没搭话,瞥了她一眼,这一眼的意思是鸡同鸭讲,和你没法说。换上雨鞋,伞也不打,就出了院门,老伴在身后问他又干啥去,他没理。
小雨淅沥着。
去了村南的桥那里。桥是木桥,榆木桥面,松木桥墩。这桥是十多年前,他领着村里人建的。他是木匠,手艺好,以前方圆几里的人,都来找他做家具。现在他已经不再做木匠了。村里人直接买家具,到镇上、到城里去,很方便,付了钱,人家送货上门,样式也洋气。
这桥的松木桥墩,是他领着村里人去村北的山上伐来的,都很粗。桥面呢,是砍伐了他家院门前的那棵榆树,没向村里要钱,为这事,老伴到现在还记挂在心上,一想起来就数落他,说凭啥就白给。他只好说,等村里有钱了,就会给的。村里修路啥的,很多事,都需要花钱去办,咱这点小事,不急。
河流不宽,桥不长。他走上桥去,三十来步就到了对面。对面是山岭,地势要高。他琢磨着,要是真发了山洪,村子要淹,那么村人就得过桥,到山岭上去。他曾和儿子说过这事,儿子却笑了笑,说,您啊,是杞人忧天,这么多年,咱村发过山洪么。儿子开了家农家乐饭店,很红火,每天在店里忙着忙那。对他的话不入耳。他叹了口气,唉,现在的人啊,都忙得连认真听一句话的工夫都没有了。
他望着手机里的天气预报,忧心忡忡,看到网络上别处下暴雨,更加重了这种担忧。
他检查了桥面,又要验看桥墩,脱了鞋,挽起裤腿,逐个检查。他决定要用石头将每个桥墩拱卫起来,而且还要浇筑水泥。说干就干,召集村委的几个人商议后,找来村里的一个建筑队,冒着雨,对桥墩加固。
果不其然,第三天下午,暴雨来了。像是空中突然挂起了瀑布,水直直地泄下来。河水溢进村里。很快,就淹没了膝盖。而雨没有停歇的意思。老支书组织撤人,让村委的人、各村小队的人挨家动员,都撤到河南岸的岭上去。
雨越下越大。人们都涌向那座桥。洪水快要溢上桥面了。老支书在桥头喊,让老人、妇女、小孩先过去。男人们自动让出路来。
老支书这时发现,靠岸的一个木桥墩居然有些歪斜,便立刻下水。儿子在他身后,大声阻止他。但他不理。水很大,将他冲得有些趔趄。他挪移到那棵桥墩处,抱住,不让桥墩歪斜得更厉害。儿子紧跟着也来了。还有两个汉子,也来了。都抱住了桥墩。儿子一只胳膊抱着桥墩,另一只抱着父亲的腰。
终于,村人全部安全撤离。
村子淹了。
桥垮了。
洪水退去后,老支书蹲在河边,吧嗒吧嗒吸着烟,望着歪斜的桥,想,该修一座石桥了。这时,夕阳的余晖温柔地落下来,披在他身上,让他看起来,如一座坚固的雕塑。
- 第 1 版:要闻 不断攀登新的思想高峰 ——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述评
- 第 2 版:要闻 不断攀登新的思想高峰 ——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述评
- 第 3 版:要闻 从六个一看公安机关26条新举措如何服务发展、方便你我
- 第 4 版:要闻 一棵神奇的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