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锦凯
冬至过后,数九寒天,从“小寒”到“大寒”,天地之间都是:寒寒寒!
冬季的几个农历节气中,如果说“小雪”像一个邻家的女孩,在雪花飘飘中透露出娇小秀美的气质和楚楚动人的天真,那么你喊两声“小寒,小寒”,则可能与裹挟着寒气跑过来的一名单位年轻同事撞了个满怀,不过一个“小”字,总觉得很亲切,或许会化解寒意,心生一丝温暖。对于小寒,古籍《群芳谱》如此释义:“冷气积久而为寒,小者,未至极也。”天渐寒,尚未大冷,故称“小寒”,然而毕竟处在隆冬“三九天”,那可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光。踏寒而行,人心向暖,我从来认为,一点点微不足道的暖意都是天寒地冻里值得拥有的珍贵,尤其是在这“小寒胜大寒”的时节。
小寒时节,冷是常态,暖是心态,在古诗中去邂逅最温情的冬日风景,岁月不寒。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我们常会用到成语“黄钟大吕”一词,而“小寒”遇到“黄钟大吕”又意味着什么呢?唐朝的文学家元稹在《咏廿四气诗·小寒十二月节》中写道:“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拾食寻河曲,衔柴绕树梢。霜鹰近北首,雊雉隐丛茅。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小寒到了,犹如奏响了“黄钟大吕”,正是宣告春天不远了:喜鹊开始动身要去筑新巢了,准备繁衍后代;野鸡也开始发出求偶的鸣叫声,寻找爱情的春天;翱翔的老鹰向北飞,搜寻和锁定原野上的腐食……天地小寒,而鸟类筑巢、鸣叫、觅食等活动却频繁,也许小寒只是有一张冰冷的脸,但却丝毫掩饰不住内心生出的暖,冬春的季节交替就快要在正月进行了,无限春光在前头。
有一种最具诗意的风叫“花信风”,它带着开花的音讯缓缓吹来,让人们知道节令的变化。腊梅吐芳,水仙凌波,一缕花信风吹来,忽闻暗香过,便觉小寒生。开在小寒里的梅花和水仙,绽放的是一种风骨与情怀,“腊梅澡雪,水仙负冰”把寒冬点缀得生机盎然。“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小寒前后正是踏雪寻梅的好时节。独立于风雪之中,斗寒傲霜,“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知是多少人励志图强的座右铭。水仙,水中仙子,花开小寒,虽带“仙气”,却是人间烟火,因为适合室内生长,置于案头、窗台、茶几等处,给人们的寒冬生活平添了一份暖意。家中闲坐,闻着梅香,赏着水仙,品着香茗,这种惬意的时光能把小寒过出春天的味道来。
小寒,天地虽寒,但每个人好像都自带暖意,这是因为人们在最冷的日子里有着最炽热的期待,梦想将“寒”苞欲放,幸福将来得“寒”畅淋漓。小寒时节,大中小学生欢欣鼓舞,“寒假时间”最终确认,静待假期,振翅高飞;小寒时节,家人闲坐,围炉煮茶不知温暖了寒冬里多少情意绵绵的彻夜长谈,用清香的茶水泡一段美好的时光;小寒时节,家家户户热火朝天地忙了起来,那阳台上、屋檐下的一排排腌腊制品已经散发出年的气息,空气中都能闻到甜美喜悦的味道;小寒时节,人们正在蕴育着新春的氛围,父母期盼的眼神与游子无尽的乡思共同将极寒的天气变成了热乎乎的情感……流年辗转,小寒知家暖,人生过往中的那些寒意终会被家中的暖意焐热,并激发出一种澎湃力量,成为新的奋斗起点:穿越寒冬,奔向未来,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天地小寒,人间向暖。用思念、牵挂、关怀、问候去驱散寒冷,总有一些温暖便会与你不期而遇,丛生出万般春意,小寒安好!
- 第 1 版:要闻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
- 第 2 版:要闻 西部陆海新通道涌起开放发展新活力
- 第 3 版:要闻 2024年,哪些赛事值得我们期待?
- 第 4 版:要闻 昂首阔步跨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