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抗战老兵故事
陈志永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跨过知天命的门槛,蓦然回首,在政协工作已逾十个年头。细细品咂那些流逝的日子,引以为傲的业绩不足挂齿,唯一聊慰平生的事情,是负责贺州市政协文史工作时,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策划采访了一批贺州老兵的抗战故事,抢救挖掘了一批珍贵史料,编印成《贺州抗战实录》一书。
时值2014年底,市政协文史委主任退休,我以副主任身份主持专委工作。翌年春节过后,市政协党组要求各委室上报年度工作计划,我考虑到2015年是抗战胜利 70周年,遂提出在当年8月底之前编辑出版一本有关贺州抗战文史资料专辑的建议,这个建议获得了分管副主席首肯,并很快经市政协主席会议研究通过。
半年之内要完成采写、编辑出版一本反映贺州抗战全貌的文史专辑,时间之紧,任务之重,自不待言。凑巧的是,当年2月底我又接到市委组织部安排赴自治区党校脱产学习三个月的通知。没办法,我只能“十个手指弹钢琴”,在首府培训期间,课余时间我都泡在党校图书馆里,恶补抗战历史知识,尤其是对当时八桂子弟浴血御倭的战事尽可能熟悉了解,为采访抗战老兵作知识储备。
5月底从自治区党校主体班毕业后,我马不停蹄地投入了贺州抗战史料的采访、搜集工作之中。通过与各县 (区) 政协的通力协作,从民政部门获取了全市数十名尚健在的抗战老兵姓名、住址,旋即拟定采访计划,分别落实到编委会成员头上。我自己承担了十余名抗战老兵的采访任务。
当时,这些抗战老兵绝大多数已年逾九旬,饱经了人生的风风雨雨。正是藉此编印文史专辑的机缘,我得以走近这些从抗日战场的枪林弹雨中幸存下来的耄耋老人,通过倾听他们断断续续的讲述,了解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搏杀。
在昭平县福登村,昔日的中国远征军少尉连长陆耀辉,给我讲述了惨烈的滇西大反攻。他的后脑勺那块拳头大的伤疤,就是在收复畹町城的激战中负伤留下的 ……
在富川瑶族自治县西坪村,原桂系84 军 174 师 520 团侦察队长汪守滇,给我讲述了当年驻守大别山时,如何身经百战、先后亲手击毙过6名日军的经历,他腹部的弹孔令人触目惊心……
在富川瑶族自治县歧山村,原“国军”精锐74军“虎贲”师师部警卫队员李孝群,给我讲述了常德保卫战中,余程万师长如何身先士卒与日军拼杀的经历……
此外还有参加过长衡会战的昭平籍老兵欧仲严,到过印度兰姆伽受训的原贺县籍远征军战士莫水坤……等等,他们大多负过战伤,留下病根,晚年行动不便。采访这些老兵,我一般都要登门拜访两三次。第一次大概了解其本人所在部队番号、抗战经历,回来后又多方查找相关背景资料,拟列采访提纲,设计采访问题。再次走访时,往往能更好地唤醒老兵们沉睡的记忆,挖掘出更多更详实的故事。
9年前那个酷日炎炎的夏季,我放弃了节假日,与时间赛跑,整天不是奔波于下乡采访的路上,就是埋首史料堆积如山的案桌前,终于赶在8月底编辑出版了300 多页、19 万字、200 多幅珍贵图片的 《贺州抗战实录》。这本散发油墨香味的文史专辑,得以在抗战胜利纪念日之际,呈现给读者,得到包括市领导在内的社会各界人士肯定和好评。昭平县陆氏宗族理事会,还特意向市政协文史委索要了十几本专辑,发放给各房宗亲代表留存,因为书中记录了他们引以为荣的老前辈陆耀辉之抗战事迹。
9年过去了,书中的抗战老兵都已先后辞世,令人不胜唏嘘。唯值庆幸的是,他们当年奋不顾身抵御外侮的壮烈故事,得以抢救挖掘一部分出来,留待后人追忆缅怀。开展这项工作的过程中,我对当年周恩来总理赋予政协文史工作“亲历、亲见、亲闻”特质的远见卓识,由衷感佩;同时体会尤深的是,在政协这个平台,只要用心用情,也是能干成于社会有益、于自己欣慰之事的。
(作者系贺州市政协研究室主任)
- 第 1 版: 要闻 凝心聚力勇毅前行 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任务献计出力——习近平总书记在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联组会上的重要讲话在住桂委员中引起热烈反响
- 第 2 版: 要闻 广西女委员们的“三八”妇女节心声——激扬巾帼志 建功新时代
- 第 3 版: 要闻 向着美好未来奋进——从全国两会看“关键一年”
- 第 4 版: 要闻 惊艳时光 蛰伏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