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政协报新闻中心(广西政协报创办的权威新闻综合网站)
投稿热线:0771-8802228
投稿邮箱
政协报数字报
当前位置:广西政协报首页 > 政协报数字报
2024-09-26
国庆就去赶闹子
2024-09-26 | 来源:广西政协报

□ 唐筱毅

 

  国庆长假,当亲朋好友们都寻思着去远方旅行或是宅在家中悠闲度日时,我的心却被那充满烟火气息的赶闹子紧紧牵引着。在我的记忆里,赶闹子就像是生活中最温暖的底色,承载着无数的故事与情愫。

 

  在湘粤桂三省交汇的地方,过节赶闹子是当地人最钟爱的“逛街”方式。它和如今在商场里闲逛全然不同。赶闹子只会在特定的时间开集,通常选在交通便捷、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周边的农民们会早早地拖着自家的农作物或者手工物件赶来,只为能占个好位置。这些东西都是他们亲手耕种或制作的,品质优良且价格实惠,引得附近的人纷纷涌来,挑选着家里需要的物件。

 

  闹子上的商品那叫一个丰富多彩。有农民自家种的瓜果蔬菜,肥嫩多汁,仿佛还带着泥土的芬芳;自家养的家禽,活蹦乱跳,充满生机;自家编的手工竹制品,精巧细致,散发着自然的气息;还有自家做的特色小吃,那味道,能瞬间勾起心底最深处的乡愁。在一些偏远的乡镇,还能瞧见剃头师傅和卖土膏药的中医郎中呢。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闹子上也出现了一些文化商品和特色杂货,给这个传统的集市增添了新的色彩。

 

  老家的赶闹子,更是国庆假期的绝佳选择。平凡的生活,一半是诗意,一半是柴米油盐的烟火。外面的世界再怎么繁华绚烂,也无法替代家乡那独特的烟火味道。赶闹子,这个承载着无数人共同回忆的习俗,在国庆这个喜庆的日子里,显得格外热闹。

 

  还没到七点,周边乡镇的农家就像潮水一般陆续涌向县城。他们急急忙忙地占领着卖货的好地方,把麻袋一放,垫子一铺,商品一摆,一个小小的地摊生意就这么开始了。自家种的新鲜瓜果蔬菜,色彩斑斓;养殖的鸡鸭鱼,鲜活灵动;手工编织的篮筐渔具,结实耐用;自制的美食,香气扑鼻;采摘的中草药材,散发着淡淡的药香。这里的东西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关键是物美价廉,让人心里满是欢喜。

 

  闹子上,吆喝声、叫卖声、讨价声交织在一起,此起彼伏,从未间断。街道上人头攒动,车水马龙,热闹得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之中。来赶闹子的人们在集市里穿梭,用美食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为自己的小家置办生活用品。这看似简单质朴的买卖交易,却蕴含着平凡民众对生活最真挚的热爱。

 

  “赶闹子”,这个听起来又土又文绉绉的说法,有着一种别样的韵味。民间五天一圩,有些做小本生意的人,五天要赶五个圩,每天靠着自己的双脚赶路,一个“赶”字,道尽了乡间人的辛苦与不易。

 

  我时常想起我的奶奶,她大字不识一个,却总把赶圩叫作“赶闹子”。奶奶既勤快又节俭,家中养着土鸭土鸡,每逢圩日,便挎着一篮鸡鸭蛋去售卖。我与堂哥跟着她时,若想吃糯米饭,奶奶通常只买一包,分成两份给我们。可要是买小人书,她就极为大方,不管价格几何都会买下。奶奶自己从未上过学,却满心期盼着我们能多读书。她钟爱把赶圩称作“赶闹子”,还因心中坚守那个“赶”字,要多走路、多活动。她从不许我们爬拖拉机,即便后来有车可坐,七八十岁的她赶圩依旧坚持步行。在奶奶心里,“赶闹子”就得步行。其实,如奶奶这般步行“赶闹子”的农家人有很多。那些抽着卷烟的农村老汉,放着车子不坐,匆匆走在赶圩的路上,并非舍不得花钱,而是沉醉于那种“赶闹子”的独特氛围。

 

  赶闹子,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是对传统的默默坚守。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总是忙碌于工作和生活,很少有时间去感受那些最原始、最质朴的美好。而赶闹子,就像是一个时光的隧道,能带着我们回到过去,让我们重新感受那份浓浓的乡情和人间烟火味。

 

  国庆假期,不妨放下手中的忙碌,去赶一场闹子吧。在那里,你可以看到丰富的当地特产,听到那此起彼伏的地方语言,品尝现做现卖的特色小吃。虽然有点喧闹,但这就是乡土间最真实的味道。在赶闹子的过程中,你会发现生活中的那些小美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真诚。

 

网站链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主管 · 广西政协报社主办
广西政协报社新闻网络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 0771-8802249
欢迎关注报社公众号
欢迎关注报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