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政协报新闻中心(广西政协报创办的权威新闻综合网站)
投稿热线:0771-8802228
投稿邮箱
政协报数字报
当前位置:广西政协报首页 > 政协报数字报
2024-12-26
清供一枝梅
2024-12-26 | 来源:广西政协报

钟 芳

 

  周末到一个朋友家小坐,看到一张硕大的书桌上,摆放着两盆清供,一盆插梅花,一盆养水仙,满堂春意盎然。我倒是十分喜欢那一枝梅花,枝条瘦硬,开花五六朵,斜斜地插于古朴的瓷瓶中,飘散着沁人心脾的幽香。

 

  郑板桥在《寒梅图》题诗中说:“寒家岁末无多事,插枝梅花便过年。”在江南,剪下一枝梅,插在梅瓶里,几乎是春节必不可少的清供。清供自古有之,是指在居室几案上摆放鲜花瑞草佳果、奇石文玩美器等供观赏的物品摆设,增添吉祥和瑞的节日氛围,祝福岁朝的到来。“山家除夕无他事,插了梅花便过年。”这是汪曾祺笔下的“岁朝清供图”,一幅古画上, 一间茅屋,一个老者手捧一个瓦罐,内插梅花一枝,正要放到桌案上。

 

  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在古代又称“报春花”。古人谓梅有“四德”:“初生为元,开花为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又因梅有五瓣,寓意五福,即福、禄、寿、禧、财,因此梅花是一种很受欢迎的年花。每当群芳凋零,寒凝大地,梅花却独妍怒放,云蒸霞蔚,一朵一朵摇曳在风中,与千姿百态的黑色枝干形成的曲线,交织成一幅抽象的画面,让人领略宋人林逋《山园小梅》诗中的“群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意境。

 

  花木之中,梅花不仅姿态美,色彩也美,而且尤以风韵美著称,实是雅室清供上品。古代文人爱梅花,更视插梅为一件雅事。仇远有诗云:“偶得数枝梅,插向陶瓶里。置之曲密房,注以清冷水。肌肤若冰雪,寒极粟不起。岁晏且闻香,春深看结子。”张耒诗曰:“疏梅插书瓶,洁白滋媚好。微香悠然起,鼻观默自了。秀色定可怜,仙姿宁解老。禅翁心土木,对此成魔恼。”杨万里也有诗说:“胆样银瓶玉样梅,北枝折得未全开。为怜落寞空山里,唤入诗人几案来。”摘数枝梅花摆放在书斋中,红花绿萼与素雅小瓶交相映衬,幽香袭人,倍增喜气。

 

  《红楼梦》第五十回写道:“李纨一面命丫环拿来一个美女耸肩瓶,盛上水准备插梅,又说待宝玉回来该吟梅花诗了。一语未了,只见宝玉笑嘻嘻的手举一枝红梅回来。丫环们忙接过插入瓶中,众人围着赏玩。原来这枝梅花只有二尺来高,旁有一横枝纵横而出,约有五六尺长,其间小枝分歧,或如蟠螭,或如僵蚓,或孤削如笔,或密聚如林,花吐胭脂,香欺兰蕙,各各称赏。”就这一枝红梅,曹雪芹写得如此精彩,一是说明梅花非常适合瓶插欣赏,二是对所用的瓶等器具也是很有讲究的。高濂在《遵生八笺》中总结说,堂中插梅,应该用汉代的铜壶、古尊或体积较大的古瓷器,摆放在高架两旁或几案之上,折花选取较大的花枝;书斋中插梅花,则选用胆瓶、鹅颈瓶、花觚等体量较小的精致瓷器,折取痩巧之花,作为案头清供。

 

  曾见过齐白石老人的一幅《岁朝清供图》,花青的细颈长脖花瓶中,一束折枝于梅树的红梅,开得格外精神。他93岁时画的《新喜》中,白瓷圆腰长花瓶中,插上两枝艳红而繁盛的梅花,配以游龙纹饰的大茶壶、白瓷小茶杯、五个红柿子、一挂黄橘红纸鞭炮,色彩艳丽,气氛热烈,喜气洋洋,宛若一曲抒情的欢乐小调。既有吉祥如意之愿,又有日常生活之趣,寻常百姓家的年味儿跃然纸上。

 

  我喜欢一种名为绿萼的梅花,花色洁白,香味极浓,远望如瑞雪压枝,近瞧则同繁星点点。摘一朵嗅嗅,馥郁的花香潜入鼻来;用手捻开,有五片花瓣,蜡质、透明,如绫罗绸缎般的润滑柔软。记得外祖母在世时,一遇严寒的冬天,她会折几枝绿萼,插入清水瓶中,水养一段时间,看它缓缓绽放,琼枝疏影,梅香缕缕,春意幽幽,给斗室增添无穷意趣。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春节前后,梅花开得正绚烂。随意在小小的梅瓶中插上一束梅花,供养在案前,看它疏花点点,俏开枝头,会使我们的生活多一些诗意,带给我们温馨和快乐。

 

网站链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主管 · 广西政协报社主办
广西政协报社新闻网络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 0771-8802249
欢迎关注报社公众号
欢迎关注报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