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筱毅
“今年是个好年景啊伙计啊,哟亲爱的朋友,今年是吉利多啊,父母杀大猪过年啊,子孙得高兴多啊。”哼起这支壮家童谣,就像一把钥匙,轻轻一转,便打开了壮族新年那扇充满热闹与温情的大门。
以前,农历十一月三十日,那便是壮族新年开始的时候。村子里一下子就活泛起来,家家的猪羊“哼哼唧唧”地叫着,每户的烟囱都冒着欢快的炊烟。一家人聚在一起,先祭祖,整个村寨还相互走动着拜社。稻谷黄澄澄地堆满仓,壮族的儿女们瞅着这满当当的收获,心里乐开了花,便把这当作新岁的信号,欢欢喜喜地开启又一轮的时光之旅。
壮族新年一到,南宁市的壮族人家,就像被温暖的炉火点燃了。厨房里热气腾腾,鸡呀鸭呀在锅里翻滚,扣肉油亮油亮的,粉蒸肉和叉烧肉散发着勾人的香气。堂屋那边,壮锦做的桌围轻轻垂着,桌上的粽粑、年糕、米花糖堆得高高的,和那些祭品一起,都是对先人的思念和敬重啊。火塘里,耐烧的炭火在熊熊燃烧,那跳跃的火苗,就好像在诉说着子孙后代能够不断延续的心愿,烟火慢慢升腾,满屋子都是家的味道。
天黑透了,饭菜上桌,猪肉、鸡、酒、米饭整整齐齐地摆在祖先牌位前。一家人拜完,就围坐在一起。白斩鸡的皮儿泛着光,咬一口,鲜嫩的汁水在嘴里爆开。炖猪脚炖得烂烂的,软糯得粘嘴。“压年饭”盛得满满的,每一粒米都像是一颗希望的种子。桌上剩点菜,大家心里都美美的,觉得这日子有奔头。老人笑着给孩子夹菜,孩子闹着要再吃一块肉,这就是家,暖烘烘的。
壮家新年第二天,青少年们穿着漂亮的衣服,呼朋唤友地出去玩。村子里,舞狮舞龙舞春牛的队伍可热闹了。狮子蹦蹦跳跳,龙身扭来扭去,春牛稳稳当当的。锣鼓敲得震天响,鞭炮放得噼里啪啦。舞狮的到了家门口,主人笑着递上红包,说几句吉祥话,大家都高兴得很。
在桂西大地,汲新水的习俗一直流传着。新媳妇或者大姑娘,挑着水桶拿着香,唱着歌走向水源。把用红纸包着的钱币投到水里,换来新年的第一担新水。这水啊,是新春给的礼物,是幸福的期待。靖西还延续着“迎春牛”的古老习俗。纸扎的春牛在村子里舞动,舞牛的人把耕种的美展现得淋漓尽致,春牛歌在田野上飘荡。青年男女对唱山歌,祈愿有个丰收年,歌声里都是青春的活力和对生活的热情。
童谣声越来越远,可壮族新年那些热闹、那些情分、那些对生活的爱和对未来的盼,都化成了心里一块柔软的地方。日子往前走,壮族新年的风情就像一首不老的歌,一直唱着,让后来的人听着、想着,把这浓浓的年味儿、深深的情味儿,一代一代传下去,让每一个想家的人,心里都有个温暖的归处。
- 第 1 版:要闻 自治区政协召开主席会议 孙大伟主持并讲话
- 第 2 版:要闻 聚力消费助农 共促乡村振兴——自治区政协办公厅助力隆林乡村振兴定点消费帮扶活动小记
- 第 3 版:要闻 浅谈广西人口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新时代内涵
- 第 4 版:要闻 画一个优美的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