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 闲
元代卢挚有一首小令《沉醉东风》:“恰离了绿水青山那答,早来到竹篱茅舍人家。野花路畔开,村酒槽头榨。直吃的欠欠答答。醉了山童不劝咱,白发上黄花乱插。”
黄花插满头的欢喜里沉醉着人生清醒的安静,像李白的那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潇洒态度,也是“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花落空折枝”的珍惜光阴的心绪。
“愿娘子相离之后,重梳蝉鬓,美扫蛾眉,巧逞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主。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从唐代“离婚书”里的这几句话,竟读出了另一种人生安静,是豁达和洒脱。不仅仅适用于婚姻,感情破裂的双方、人生的许多事、许多纠结和抉择,我们都可以“一别两宽,各生欢喜”。这就是与自己和解吧。
与自己和解,才能得人生安静。
陶渊明有几句写四时风物的诗,每每读来,总萦绕着一种无法言喻的人生安静,如跟着他到东篱采菊,悠然而见南山。诗云:“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孤松。”
一个人的一生也宛如这缤纷四季一样。春水初生春林初盛,这是饱满纯真的少年时光。青春如夏日性格,如云潇洒轰烈,万马奔腾,绚烂恣意。中年不惑,人生至此,便如秋月,皎洁明亮,清透温润。人之暮年,似那冬日岭上松,苍劲清孤里也别有一番飘然秀逸。
在一个好风摇曳枝头树叶的鸣奏曲中,品读四季的性格,仿佛走在四季的山水中,也宛若把一个人的一辈子连缀成一幅山水画,每一段图景都读出了独属于它的安静,亦是“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北宋时提出的山水画六景法合称“六远”,即:高远、深远、平远、阔远、迷远、幽远。前三远出自北宋画家郭熙《林泉高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后三远则是韩拙加以补充:“郭氏谓山有三远,愚又论三远者:有近岸广水,旷阔遥山者,谓之‘阔远’;有烟雾溟漠,野水隔而仿佛不见者,谓之‘迷远’;景物至绝,而微茫缥缈者,谓之‘幽远’。”
这六远未尝不可来观人生和生活,无论哪一种远,高、深、平、阔、迷、幽的后面,都蕴藏着一种力量,是为安静。人只有在安静的时候,才能“远”。而这种安静是平和的安静,像波平如镜的大海,湛蓝如洗的晴空,群山的苍翠,千帆过后的湖面。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
这两段话都出自萧红的《呼兰河传》,简单的歌谣一般的语句中,蕴含着一种让人心安静的力量。每次读,都不由得感动,被人生最初的简单纯真打动。这朴素童真的安静和万水千山都走过的平和的安静一脉相连,这才蓦然发现,那些豁达,和一步步的欢喜之心,都是走向朴素天真,走向平和,如同大地上的四季枯荣,一点点,画一个优美的圆。
- 第 1 版:要闻 自治区政协召开主席会议 孙大伟主持并讲话
- 第 2 版:要闻 聚力消费助农 共促乡村振兴——自治区政协办公厅助力隆林乡村振兴定点消费帮扶活动小记
- 第 3 版:要闻 浅谈广西人口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新时代内涵
- 第 4 版:要闻 画一个优美的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