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政协报新闻中心(广西政协报创办的权威新闻综合网站)
投稿热线:0771-8802228
投稿邮箱
政协报数字报
当前位置:广西政协报首页 > 政协报数字报
2025-02-25
构建水库库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2025-02-25 | 来源:广西政协报

□ 奉钦生

 

  水库库区天然的公益性很强,高度依赖于政府财政投资;经营属性和盈利能力不足,且水库库区建设具有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等特点,制约了水库库区的融资属性,使得水库库区对于社会资本的吸引力较弱。构建水库库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不仅有利于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而且有利于提升水源保障功能,更有利于推动“两山”转化和实现库区生态产品可持续经营。

 

  结合广西水库库区生态产品特点及属性,理清生态产品的水利边界,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有机统一作用,更好发挥政府的统筹引领作用,着力强化宏观指导、体制机制改革、制度设计、政策鼓励和公共服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完善水库库区生态产品市场化机制,消除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障碍,强化生态资源约束性有偿使用,确保生态产品保值增值,促进生态产品价值显性化,构建水库库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一、建立水库库区生态产品调查监测机制

 

  二、建立水库库区生态产品价值评价机制

 

  三、健全水库库区生态产品交易机制

 

  健全广西水库库区生态产品交易机制,是为了更好集约开发水库库区生态资源禀赋,挖掘水库库区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一是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借鉴国外经验以及国内河流流域生态补偿经验,制定水库库区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标准和方法,并及时开展核算试点。二是建立健全生态产品市场化交易机制。需要制定和完善水库库区生态产品交易政策法规体系,建立生态产品公平公正交易;建立统一的实现信息发布、交易撮合、资金结算等功能的多元化、多层次的生态产品交易平台,培育规则完善的交易市场,推广或创新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等生态产品交易模式,积极推进水库库区生态产品供需对接,解决生态产品不好卖、卖不出等问题。此外,还需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交易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交易透明度。

 

  四、健全水库库区生态产品保护补偿机制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水库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压力日益增大,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下降,制约了区域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保护补偿机制,是促进水库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重要举措。为健全广西水库库区生态产品保护补偿机制,需要完善以下措施:一是建立健全随经济周期波动的动态生态产品核算和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补偿标准核算体系,充分考虑生态产品的供给成本、生态效益、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实行差异化补偿,根据不同类型水库库区的生态功能定位、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等,制定差异化的补偿标准。确保库区群众利益不受损。二是创新补偿方式。探索多元化补偿方式,如资金补偿、项目补偿、政策补偿、技术补偿、就业补偿等。推广“生态保护+产业发展”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和修复,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绿色产业,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三是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将生态补偿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探索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补偿资金筹措机制,如设立生态补偿基金、发行绿色债券、开展碳汇交易等。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和修复,探索PPP模式。四是完善监管机制。建立健全生态补偿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加强资金监管,确保资金使用安全、规范、有效。建立生态补偿绩效评估机制,定期对生态补偿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完善政策。

 

  五、建立水库库区生态产品价值库区群众权益保障机制

 

  一是鼓励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库区经济,增加库区群众收入。二是积极开发库区生态产品,不断拓宽补偿内容和方式。水库库区及其上级主管部门应不仅探索资金补偿,而且需要通过挖掘生态产品并拓宽生态补偿范围,加强适应社会需要的技能培训以及开展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相关培训,提升库区群众参与能力和水平,妥善处理就业安置。三是建立健全库区群众权益保障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执法监督,保障政策落实,明确各方权利义务,确保群众利益不受损。

 

网站链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主管 · 广西政协报社主办
广西政协报社新闻网络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 0771-8802249
欢迎关注报社公众号
欢迎关注报社网站